冬凌草活性成分分离提取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89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凌草是我国重要的中草药之一。它不仅具有清热消炎作用,而且还具有良好的抗癌抗菌效果。现今,我国科研工作者对冬凌草治疗癌症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但对其抗菌活性及机理的研究报道不多,尤其是抑制食源性致病菌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对河南济源市冬凌草活性成分的分离提取,抑菌活性和抑菌机理以及抗氧化性的研究,为开发天然安全的植物源防腐剂奠定基础。  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供试菌,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对超声辅助乙醇回流提取冬凌草活性成分的工艺进行了优化,获得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200W,提取温度62℃,提取时间44min,料液比1:25g/mL,乙醇体积分数95%。在此优化条件下,提取的冬凌草粗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28.89mm。  2、采用液液萃取法,利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冬凌草粗提物进行了初步的分离,并对获得各溶剂组分进行了抑菌活性试验,筛选出抑菌活性最强部分氯仿相。对氯仿相萃取物的抑菌谱研究表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铜绿色假单胞菌(P.aeruginosa)、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多杀性巴氏杆菌(P.multocida)、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哈氏弧菌(V.harveyi)和鼠伤寒沙门氏菌(S.typhimurium)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E.coli)、福氏志贺氏菌(S.flexneri)、白假丝酵母菌(C.Albicans)、黑曲霉(A.niger)和青霉(Penicillium)没有抑制作用。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和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的抑菌圈直径达到20mm以上,达到抑菌敏感标准。  3、冬凌草对受试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和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125μg/mL、62.5μg/mL、250μg/mL和125μg/mL,最小杀菌浓度分别为250μg/mL、250μg/mL、2000μg/mL和500μg/mL。  4、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供试菌,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冬凌草的抑菌机理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扫描电镜下观察到正常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细胞呈典型的圆形或卵圆形,葡萄状排列,而冬凌草抑菌活性物质作用4.5h小时后,菌体中间出现凹陷,有一明显缢缩痕,呈典型的元宝状;透射电镜下观察到正常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细胞呈典型的圆形或卵圆形,葡萄状排列,细胞壁、细胞膜光滑,完整,细胞质均匀,而冬凌草抑菌活性物质作用4.5h小时后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体细胞变形,细胞质固缩,细胞质与细胞壁出现分离,有的细胞壁部分缺损,有内容物外泄,部分菌体内出现空腔。  5、提取的冬凌草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和抗氧化活性,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活性。冬凌草醇提物质量浓度为800μg/mL时的总还原力相当于160μg/mL VC的总还原力,质量浓度为720μg/mL时的总抗氧化活性则相当于160μg/mL VC的总抗氧化活性;在冬凌草醇提物质量浓度达到320μg/mL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86%,略低于同质量浓度的VC对DPPH自由基较高的清除率。对各溶剂组分的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乙酸乙酯相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和抗氧化活性,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活性。乙酸乙酯相质量浓度为600μg/mL的总还原力相当于240μg/mL VC的总还原力。质量浓度为500μ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达到99%以上,质量浓度为1000μg/mL时,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就达到93%,质量浓度为800μg/mL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就达到87.14%。冬凌草醇提物中主要的抗氧化活性物质是以黄酮类物质为主的多酚类化合物。
其他文献
该文内容包括两大部分,鱼明胶的特性研究和鱼明胶作为保护性胶体制备纳米粒子卤化银乳剂及该乳剂的特性研究.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挑剔。主要表现在:一是对食品的内在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有丰富的营养,又要有较好的口感和风味;二是对食品的加工工
会议
本文采用阳极氧化的方法在镁锂合金表面制备了耐蚀性良好的阳极氧化膜,研究了阳极氧化工艺条件及添加剂KAP和TEA的浓度对阳极氧化膜性能的影响。实验采用有机涂覆和化学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