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级多模式交通枢纽选址优化方法及应用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ing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和推进,要求建立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系统,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货运无缝化衔接。交通枢纽作为交通运输系统中客货换乘与中转的载体,选址决策的合理性直接影响整个交通枢纽系统的运行效率。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具有层级性和多模式的基本特征,研究多层级多模式交通枢纽选址优化问题顺应了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可为推进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和交通强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现有关于交通枢纽选址的研究大多关注于单层级单模式枢纽网络拓扑结构,且忽略了参数信息对交通枢纽选址决策的影响。因此,本文立足于不同维度的参数信息,系统地研究多层级多模式交通枢纽选址问题。本文拓展了传统的枢纽选址理论和方法,首先从理论层面提出多层级多模式交通枢纽选址优化方法,对综合交通枢纽选址问题进行建模;进一步考虑交通枢纽系统中多层级枢纽和多模式运输等要素,利用基于参数信息的规划方法对综合交通枢纽选址方案进行分析;其次根据所建立模型特点,分别设计高效的求解算法;最后从客货运应用层面,将所提出的多层级多模式交通枢纽选址优化方法分别应用于城乡公共交通系统和货物运输系统中。本文的主要工作具体开展如下:(1)基于完全参数信息的多层级多模式交通枢纽选址双目标优化问题。首先,基于Complete-Star-Star结构的多层级多模式枢纽网络,以最小化系统的总成本和起讫点间最长运输时间为双目标,构建了考虑完全参数信息的交通枢纽选址双目标优化模型。其次,通过分析模型结构特征,利用(?)-约束重构方法求解小规模问题获得帕累托最优解集。进一步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求解大规模算例,设计了两种启发式算法—双目标变邻域搜索算法和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最后,利用Turkey货物运输系统数据进行大量的数值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双目标优化模型的优越性和求解方法的有效性。(2)考虑不确定需求和直连策略的多层级多模式交通枢纽选址随机优化问题。首先,基于Hybrid Hub-and-Spoke结构的多层级多模式枢纽网络,构建了综合考虑运输需求不确定性和非枢纽之间直连策略的交通枢纽选址随机规划模型,旨在最小化包含建设成本和运输成本在内的总成本。其次,结合随机期望和机会约束理论,将模型转化为基于特定假设的等价二阶锥形式,并利用CPLEX软件求解小规模算例。进一步为了有效地求解大规模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局部强化策略的文化基因算法。最后,将模型和算法应用到Turkey货物运输系统进行数值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随机规划模型和文化基因算法的有效性。(3)不确定时间和成本下多层级多模式交通枢纽选址随机优化问题。首先,基于Ring-Star-Star结构的多层级多模式枢纽网络,构建了考虑不确定时间和成本的交通枢纽选址随机规划模型。其次,在正态分布假设条件下采用中心极限定理,将模型转化为等价线性形式;同时针对更一般的参数分布情形,利用蒙特卡洛模拟逼近目标期望值和机会约束。进一步设计了一种基于转移搜索策略的文化基因算法求解大规模问题,该算法同样适用于蒙特卡洛模拟方法。最后,利用CAB和Turkey运输系统数据进行大量的数值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随机规划模型和求解方法的有效性。(4)面向双重不确定性和区域划分的多层级多模式交通枢纽选址分布鲁棒优化问题。首先,基于Complete-Star-Star结构的多层级多模式枢纽网络,分析行程时间和建设成本参数及其对应分布函数的双重不确定性特征,构建了考虑区域划分的多层级多模式交通枢纽选址分布鲁棒优化模型。为了便于计算,构造了零均值有界扰动集和高斯扰动集,并分别得到了分布鲁棒优化模型的安全逼近形式和等价形式。通过分析转化的二阶锥形式,可以利用CPLEX软件求解小规模问题。进一步为了求解大规模算例,设计了两种启发式算法—变邻域搜索算法和基于种群和搜索的启发式算法。最后,结合山东广饶城乡公共交通系统数据展示了模型的优越性,并随机产生大规模算例验证了启发式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在日常生活中,排队现象非常常见,例如在超市收银台前排队结账、拨打电话等待接通、医院排队挂号、检测、治疗等等.排队论,旨在结合随机模型和概率理论研究一系列排队系统中重要性能指标,例如等待时间、队列长度、延迟的概率等等,因此又称为随机服务系统.这些指标可以帮助系统管理者做出更优的运营决策.除了到达过程和服务时间的随机性外,另一个可能影响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来自排队主体—顾客的策略行为.考虑顾客行为的排队
近年来,以硅基光电子技术为代表的片上集成技术越来越受到学术和产业界的关注。尽管硅与包层材料之间的高折射率差显著减小了器件尺寸,但偏振态对硅基光电子器件和回路的性能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目前,大多数的硅基片上偏振调控器件都是介质波导结构。由于介质材料的双折射效应较弱,器件尺寸往往较大,且结构相对复杂。表面等离激元是一种存在于介质和金属界面的特殊表面波,可以将光场能量很好地限制在界面附近,具有亚波长尺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铁路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产和生活需要,“货运重载化”成为我国货运铁路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为解决两万吨级重载列车的通信业务需求,朔黄铁路公司世界上首次将LTE-R(Long Term Evaluation-Railways)技术应用于重载铁路。LTE-R无线通信网络承载着重载列车的核心通信业务,因此LTE-R网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朔黄铁路
冷轧301LN奥氏体不锈钢制造的轻量化不锈钢轨道客车以其安全、节能和材料可完全回收等优点,广泛地应用在地铁和城际快速列车中。在不锈钢车体侧墙的连接中通常采用低热量输入的电阻点焊,但是该方法会在车体外表面留下大量的可见压痕,严重影响了车体的外观质量和耐腐蚀性。非熔透激光焊接是替代电阻点焊解决上述问题的理想方法。因此,本文以301LN不锈钢车体侧墙与连接件的搭接非熔透激光焊接接头为研究对象,开展了服役
国家富强之要在于社会进步,社会进步之源在于治理完善,治理完善之本在于人的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这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达成,归根到底是促进人的发展。无论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人的社会关系冲突的外在表现,还是借鉴当代的西方社会的治理经验,以期在实践中进行矫正和达到动态平衡,实现“源头治理”,都必须首要
内部网络在网络空间中普遍存在,与互联网物理隔离或逻辑隔离,已经融入到人类社会治理和社会活动的各个领域,承载有高价值私有数据,属于信息“富矿”类网络。虽然,这些网络受到法律和制度保护,但遭受攻击的情况层出不穷,而且是内部攻击和APT攻击的重点目标,如何及时发现内部网络中存在的漏洞和隐患,如何准确识别网络中的攻击事件,如何有效判断网络中的异常行为,进而提升网络的主动防御能力,已成为当前网络安全亟待解决
自复位耗能支撑(Self-centering energy dissipation brace,简称SCB)是在普通钢支撑和屈曲约束支撑(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简称BRB)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能够为结构提供抗侧力,消耗地震输入能量并将残余变形尽可能减小甚至消除,在确保结构安全性的同时降低震后修复时间与成本。本文针对现有SCB及其结构体系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研发两种新型自复
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趋势不断深化,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爆发式发展,在此背景下,研究高等院校内部控制相关理论与应用,提出高等院校内部控制多层面决策方法对于提高高等院校内部控制、优化高等院校办学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我国高等院校经历了自由发展、加速发展和转型发展三个阶段,各大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明显差异,面临着高层认识不统一、管理流程不严谨、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监
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基因组数据的积累,分子系统学取得飞速发展,这对分析群体演化历史和推断不同物种间的进化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过去几十年里,多物种溯祖模型已成为对多物种基因组数据进行统计推断的重要模型.本文主要基于多物种溯祖模型研究分子基因组学和群体基因组学中的统计推断问题,包括进化参数的估计、模型选择问题的理论研究及其在系统发生树中的应用,得到系统发生树支持率的极限分布和后验概率的极限
5G技术为移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 T)的通信能力带来了飞跃,但仍然难以应对未来万物深度智联背景下飞速增长的网络服务需求。未来6G通信系统将能够突破地表地形的限制,将通信扩展到太空、空中、陆地、海洋等自然空间,并通过多种接入方式的协同传输、多个系统资源的统一管理,提高整体资源的利用效率。构建跨地域、跨空域、跨海域的空天地一体化网络,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无缝覆盖。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