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回顾了晋商研究的发展历程和总结晋商研究主要成果与分析方法之后,借鉴西方制度经济史学的理论形成模式,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对晋商进行制度分析的理论框架,描述了晋商制度变迁的轨迹并阐明了其内在规律性。 就研究方法而言,对晋商的研究成果主要采用的是历史主义即实证主义的方法,运用逻辑方法分析晋商现象的研究工作还很薄弱。20世纪50年代下半期以来,西方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史研究方法论的革命,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经济计量学方法、制度分析方法等被普遍地运用到经济史学的研究之中,极大地增强了经济史学对制度及相关问题的解释力。由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如果对晋商选择一种合适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进行制度分析,将极大地增强晋商学对制度及相关问题的解释力,从而把晋商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对晋商进行制度分析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一是制度如何影响经济绩效;二是制度为什么以及怎样演变。文章主要解决的是后一个问题,即晋商制度变迁模式的建立。 晋商制度系统的核心要素是晋商内部随经验而演化的内在规则,包括属于正式化内在规则的资本运营制度、内部管理制度、信用制度、家族制度和习惯、习俗、道德和礼貌等一些非正式制度。外在制度和内在制度共同决定着晋商命运的兴衰。晋商制度系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有序性和开放性。 晋商制度变迁有其内在机制,包括:第一,晋商组织的有效性是制度变迁的关键;第二,晋商制度变迁的源泉是相对价格的变化;第三,有效制度为晋商组织提供适应效率。晋商制度变迁有其轨迹与路径依赖性。晋商制度变迁模型的基本假定是: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在于变迁主体期望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前提条件是:晋商制度创新可能获取的潜在利润大于为获取这种利润而支付的成本;改变潜在收益和成本的因素:规模经济、外部经济内部化、克服对风险的厌恶、交易费用转移与降低、技术变迁、知识的积累、组织费用。 文章最后从晋商制度的稳定与变迁、变迁主体、变迁范围、变迁方式、变迁的效率评价五方面对晋商制度变迁框架进行了重新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