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基于1996——2008年中国股市的理论与经验分析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3244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30年的改革开放造就了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其中金融市场的作用显著。但是在“经济奇迹”的同时,作为一个资本稀缺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却存在资本和劳动的双重过剩。这同作为配置资本和劳动组合的金融发展密切相关,银行业进行了多次改革,目前已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治理结构,效率也得到较大改进。我国股票市场设立较晚,虽然也在“摸着石头过河”中不断改革和完善,但是相对于实体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股票市场却经常发生较大的波动,与实体经济存在较大的脱节。作为未来金融市场主体的股票市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分析的问题。 鉴于股票市场发展对解决我国资本与劳动双重过剩下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这一问题,本文基于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构建了生产部门和金融部门的两部门模型,模型的结论表明,金融部门可以通过更有效率地配置资源来达到促进储蓄从而有助于经济增长。为了检验这一理论结论,本文运用1996-2008我国股票市场的季度数据,选取反映经济增长的变量GDP作为因变量、选取反映股票市场规模和活跃度的STV(指标市价总值)和STO(股市交易额)为自变量,建立多变量的VAR模型;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ECM模型、Granger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等多种计量分析方法,从短期、长期以及因果关系等方面来考察股票市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机制。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和ECM模型进行分析,发现在长期内股票市场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稳定的促进作用,且是显著的:但是短期影响极其有限。由Granger因果检验得到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仅存在微弱的关系,从脉冲响应分析得到上面相似的结论。但总体来说我国股票市场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仍然有限,其主要原因同国企改革和财政制度紧密相关,这两个因素导致我国股市的发展定位不同于发达国家,并因此在股市发展过程中不适当的政策干预限制了股市功能的发挥。基于理论和经验分析的结论,文章最后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为保护企业的IT投资,必须对遗留系统进行演化.本文介绍了一种遗留系统的评估方法,包括业务价值和系统技术水平的评估.在分析评估结果的基础上,阐述遗留系统的演化活动和目前
董事责任保险是在董事和高级职员执行公司职责导致第三人遭受经济损失时,对依法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而进行的保险。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上市公司董事和高级职员遭
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EKC)描述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两者之间的关系。它假定:一国或地区在没有外部环境政策的干预下,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环境质量将经历一个先恶化后改善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