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抗诉制度的反思与完善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事抗诉对于维护司法公正、惩治司法腐败及保障法律的统一正确施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12年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以民事抗诉为中心的民事检察监督制度作了重大修改,对各级人民检察院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拟就我国民事抗诉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全文分为前言、正文和结语三大部分,约两万八千字。前言部分介绍当前我国民事抗诉制度的现状,指出民事抗诉制度的重要性,同时提出要针对我国民事抗诉制度存在的问题,予以完善。正文包括四章。第一章阐释民事抗诉制度的基本理论。民事抗诉制度应当定位于事后监督和有限监督。权力制衡原则是民事抗诉制度存在的法理基础。民事抗诉应当遵循合法性原则、谦抑性原则、同级监督原则及效率原则。第二章涉及对我国民事抗诉制度的审视与检讨。在介绍我国关于民事抗诉的立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民事抗诉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当前我国的民事抗诉制度在立法层面和司法层面存在诸多问题,制约了民事抗诉制度的发展,亟待厘清解决。首先,民事抗诉制度的立法困惑:对民事抗诉的功能定位不准确;提起民事抗诉的方式不尽合理;提请抗诉及“上级抗、下级审”制度凸显弊端;民事抗诉的相关程序不完善。其次,民事抗诉制度实现过程中的症结:现行民事抗诉制度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息诉罢访的压力增大;民事检察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较低。第三章介绍国外关于民事法律监督制度的立法例,并进行比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对国外民事法律监督制度的比较,可以得到有益启示,可资借鉴。第四章提出完善我国民事抗诉制度的路径。首先,民事抗诉制度的立法修正:应当严格限制检察院依职权抗诉的事由,对检察院依职权抗诉的事由和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事由应当严格加以区分,准确定位民事抗诉的功能;修正检察院依职权提起民事抗诉的范围,严格限制启动民事抗诉的方式,明确规定启动民事抗诉的方式应当以当事人申请为原则,以检察院依职权为例外;废除提请抗诉制度,确立同级抗诉制度,应当健全和完善民事抗诉的相关程序,明确规定当事人申请民事抗诉的期限及当事人申请民事抗诉的检察院的级别,明确规定检察院的调卷、阅卷权,明确规定检察院提起民事抗诉的期限以及抗诉次数。其次,民事抗诉制度的司法破解:确立上下一体的抗诉案件追踪机制;实行民事检察监督和行政检察监督分流;加强与同级法院的联系和沟通;提升民事检察队伍的抗诉业务水平。惟其如此,才能系统全面地完善我国的民事抗诉制度,以确保民事抗诉的效果。结语部分重申民事抗诉制度研究的现实意义,并建议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国情,与时俱进,转变理念,健全和完善以民事抗诉为中心的多元化民事检察监督制度,使我国的民事抗诉制度日臻完善。
其他文献
MOOC被称为"教学在线开放式课程",具有大数据,电子学习和开放性的基本特点。根据对体育学院健美操课程现状的分析,可以在MOOC平台上实行教授健美操课程,并为大学体操课程改革
采用RS和GIS技术,以红壤丘陵典型案例区东江源为例,利用遥感影像解译,运用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及状态指数等模型,研究了1986~2005年东江源区土地利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已逐渐成为老龄化社会国家。老年人患病率和老年病的复发率逐年上升。临床中静脉给药已成为治疗的主要手段及抢救用药的主要途径。静脉穿刺是医疗护理中常
城市规划、交通规划这样的活动,甚至整个城市和区域系统,都是反映、乃至于本身就是生产关系、社会关系。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工作者,需要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学的素养。否则,单独想靠
报纸
“自我动”和“时间动”在时空隐喻中常被用来表征时间的运动方式,代表了人们理解个体与时间相对运动的不同视角。大量研究已证实这两种时间运动视角存在心理现实性。人们对
通过对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同家梁矿81015综采工作面回采巷道煤柱中的应力观测,分析了回采工作面采动期间煤柱应力分布规律。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煤柱宽度下巷道
2009年2月28日,《刑法修正案七》将《刑法》第201条进行了修改,将原来的“偷税罪”修改为“逃税罪”。无论从罪名的表述、量刑的标准、罚金的倍数、免责的条款都进行了修改。
金银花,也称双花,银花,是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初开的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收录的中药品种。金银花具有良好清热、解毒、消暑、抗炎
热熔压敏胶(HMPSA)兼具热熔胶和压敏胶的双重特性,不含溶剂、环境友好,已成为最引人瞩目的压敏胶。SIS热塑性弹性体既有聚苯乙烯(PS)塑料的溶解性和热塑性,又有聚异戊二烯(PI)橡胶的柔
目的分析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影响。方法对下肢骨折术后94例患者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将49例接受传统护理方法的患者设为对照组,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