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人们对获取知识的效率要求不断提高,在线知识共享行为以其高速、高效的特点吸引了众多关注,作为以开源开发为主题的在线知识共享场所的开源知识问答社区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这些虚拟社区中,用户可以通过提问、回答的形式进行知识交流,极大地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同时,此类社区在管理方面具有开放性和松散性特点,社区中用户的行为具有高度自主性和自组织性,导致社区具有高度的交互复杂性。并且社区中包含大量具有不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获取知识的效率要求不断提高,在线知识共享行为以其高速、高效的特点吸引了众多关注,作为以开源开发为主题的在线知识共享场所的开源知识问答社区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这些虚拟社区中,用户可以通过提问、回答的形式进行知识交流,极大地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同时,此类社区在管理方面具有开放性和松散性特点,社区中用户的行为具有高度自主性和自组织性,导致社区具有高度的交互复杂性。并且社区中包含大量具有不同知识背景、个体特征和参与动机的用户个体,难以逐个具体分析,导致社区具有高度的规模复杂性。结合以上两点特性,开源知识问答社区符合大量自主个体在统一运行规则下交互这一复杂系统特征,具有动态性、涌现性、自组织性、非线性的特点,导致对开源社区发展演变过程的建模与仿真研究面临巨大的挑战。开源知识问答社区的发展依赖于用户的自发参与和贡献,而激励机制是大多数开源知识问答社区所采用的激励用户贡献的方式,因此激励机制研究对分析开源知识问答社区发展演变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上述开源知识问答社区特点,基于多Agent系统理论提出了一种对开源知识问答社区在激励机制影响下发展演变过程进行建模与仿真研究的方法。基于该建模与研究方法,本文以流行的软件开发领域知识问答社区Stack Overflow为案例,构建了多Agent系统结构的社区模型,并根据BDI模型(Belief-desire-intention model)理论和自我决定论提出了激励机制影响下用户贡献的产生机理。最后,本文利用Stack Overflow社区2016-2017年的真实数据,基于上述模型在Net Logo仿真平台上对该开源社区的发展演变过程进行模拟和仿真,并通过实验结果与现实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模型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迈克尔·I.汉德尔是美国著名情报理论家和战略学家,先后任教于美国陆军战争学院和海军战争学院,其研究成果丰硕,涉及情报史、情报的价值、情报分析、情报与欺骗、突袭与情报预警、情报与决策关系等诸多领域。汉德尔也是情报学领域享有盛名的刊物《情报与国家安全》的创始人之一,对于情报学科走向公开和成熟起着重要作用,其情报理论也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重点。本文围绕汉德尔的情报思想展开研究,共分三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
当前,随着人脸识别相关产品的不断推出和广泛应用,人脸识别系统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传统的人脸识别系统中,对真实人脸和欺骗人脸难以准确区分,一些非法分子正是利用该漏洞对人脸认证系统进行欺骗攻击,如采用照片或视频录像等手段假冒他人身份牟利等,使人脸识别系统成为易受攻击的对象。因此,在人脸识别系统中加强活体检测功能显得非常必要,对确保整个系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各类人脸活体检
随着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卫星被发射到太空中执行各种各样的任务。而电源系统为卫星在轨运行提供动力,一旦电源系统出现故障,卫星将无法正常工作。随着卫星系统功能愈加复杂,在轨故障率明显增加,电源系统的健康状态常常是制约卫星的重要因素。因此采用故障诊断与健康管理(prognostics and health management)技术对卫星电源系统进行有效可靠的健康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大数据时代下各类互联网应用所产生的关于用户不同类型的信息大量累积,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有效、快捷地提取出用户深层次信息从而提供更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时空数据研究领域也不例外,对海量数据进行高效的挖掘,实现数据到知识的转变是走出当前困境的关键。因此,本文从用户产生的海量时空数据入手,针对用户行为进行深入分析,探索数据挖掘在此方向上的应用,具体对以下内容进行了研究
当前基于Pull-Request的分布式协同开发已经成为开源社区中的主导软件开发方式。开发者通过Fork复制软件项目的版本库,创建自身分支,并在此进行独立开发。由于P/R协同开发模型的开放性、透明性和并行化的特点,开发人员在Fork项目时难以掌握项目的整体Fork概况,不知道其他开发人员是否已通过Fork开展相同或类似的开发工作,从而容易产生出现重复性的贡献和冗余性开发。因此,这就需要开发者能够直
如今互联网飞速发展,网络规模不断扩大,数据流量也成倍增长,互联网域间路由系统演绎着越来重要的角色。由于域间路由协议——边界网关协议在设计之初就存在缺陷,缺乏有效的安全认证机制,致使域间路由系统面临着前缀劫持、路径篡改和路由泄露等严重的安全性问题。虽然已有诸多研究完善了域间路由协议的安全认证机制,却始终因为厂商间的商业利益关系等原因,缺乏重新更新网络协议和设备的动力。因此,这一机制并没有真正应用到真
目前各种类型的应用在互联网上层出不穷,为了保证时延和带宽敏感应用的使用效果,需要一个良好的服务质量保障(QoS)机制。目前的网络体系结构和交付模式很难满足时延和带宽敏感应用的服务质量需求。软件定义网络(SDN)的出现,为上述问题的出现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论文首先分析了SDN网络架构,总结了基于SDN的QoS技术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针对广域网情况下的网络服务质量的优化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层次化多控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作战样式,体系中各武器装备之间的交互影响关系越来越复杂,并且这种交互影响关系往往不是预先设定的,这对装备体系的建模与评估提出了挑战。基于网络的方法能够很好地反映体系中各装备的关联关系,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体系建模与评估分析中,但是现有的研究大多数局限于静态网络建模,无法反映各装备间的复杂动态交互影响关系。本文通过对装备体系中存在的交互影响关系进行分析,基于超网络理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来自世界各地的开发者通过在线开源社区互相协作、贡献代码,产生了大量高质量的开源软件。作为软件质量的重要方面,内部质量(如可靠性、可维护性等)是软件成功的主要因素,更是实现分布式协同创作开源软件的重要保证。然而,开源社区中开发者个体的水平参差不齐,编程风格迥异,对项目的质量保证和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对于内部质量分析工具报告的代码质量问题(Code Quality 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