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开发研究——以井冈山市为例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专项旅游活动形式和产品类型是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才逐步发展起来的,由于其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因而红色旅游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发展红色旅游有利于在广大干群特别是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又有利于把革命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推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这既是一项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政治工程,一项关系发展先进文化的文化工程,又是一项关系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经济工程。 进入21世纪,在政府高层的推动下,各革命纪念地掀起了一股大力开发红色旅游的热潮。2003年,全国主要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约1亿人次,综合经济效益约200亿元[1]。从此,红色旅游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来,政府、旅游业界、科研部门十分重视红色旅游的开发研究,但相对于轰轰烈烈的红色旅游的开发实践,理论研究的滞后使许多红色旅游的开发工作缺乏有效的指导。 本文在对红色旅游基础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助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增长极和点轴开发理论、市场营销细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作为本文写作的理论支撑,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 1、红色旅游基础理论研究。首先说明红色旅游是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然后对红色旅游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划分红色旅游资源类型,阐明其特征,最后分析红色旅游的特点、功能、开发原则。 2、支撑理论研究。支撑理论包括四个部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增长极及点轴开发理论、市场细分营销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3、红色旅游开发分析。在分析国内红色旅游开发总体态势与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红色旅游开发的动力系统结构模型,阐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探讨红色旅游开发模式。 4、案例研究。通过对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在全国的地位、现状以及开发的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老区型井冈山红色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其他文献
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研究经济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征、发展趋向和优化调控的学科,是由地理学和经济学交叉而成的,介于自然、经济、技术三者之间的边缘学科。学科在发展过程
本文针对土地变更调查的实际,结合国土资源部GPS-PDA在四川地区的试点、测试工作,提出了基于3S技术的土地变更调查方法。该方法依托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制作的正射影像图与现有土
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促进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乡村旅游正是在这种发展进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种重要旅游形式。我国正处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阶段,乡村旅游
学位
苏北盆地处于我国东部典型季风区,是连接陆地和海洋的关键性区域,重建该地区古气候演变历史,对认识东亚季风变迁的过程、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湖泊沉积学、地球化学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