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十年跟踪——库区城市(镇)迁建与环境保护调查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uanghong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库区城市(镇)迁建与环境保护的调查研究,是三峡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十年跟踪”的子课题之一。鉴于三峡工程是人类史无前例的大型水利工程,库区的生态培育和环境保护涉及到的地域广阔、内容复杂、影响深远,这是对库区城市建设的一次挑战,也是推动相关学科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难得机遇。 笔者在人居环境科学的学科体系指导下,融贯城市科学和环境科学,对库区十年来生态环境变化和城市(镇)搬迁建设所带来的有关城市(镇)环境保护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归纳、总结,并探讨库区环境保护工作中规划与建设、专项与综合等各个方面的得失,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应该看到,库区城市环境保护及相关设施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在总体分析各要素的作用和影响的基础上,统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各个专项,坚持不懈进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营造社会文明、经济高效、自然和谐的良好人居环境才是库区城市环境建设的根本出路。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全文的绪论,介绍论文的研究内容、学科定位和基本思路; 第二部分是论文的基础理论部分,系统分析库区城市环境保护、人居环境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三者的关系,并归纳十年来三峡工程建设对库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第三部分是论文的调查部分,通过对库区城市迁建环境现状的考察,总结库区城市环境建设的成绩,并在污染排放、设施规划建设、环境保护意识等方面寻找不足,归纳问题; 第四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回应前文提出的问题,是论文的研究部分。第四章通过实例比较和案例分析,对库区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机制、方法进行评述,探索如何科学地制定库区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第五章从城市规划学科的立场出发,结合库区实际思考解决城市迁建环境保护相关问题的对策; 第五部分是论文的结论,总结作者调查研究的基本结论和体会。
其他文献
在当代新的建筑语境下,课题以住区与城市的空间关系为切入点,试图对呼和浩特市住区城市语言进行初步探讨。笔者遵循扎根理论和类型学的研究方法,从空间的角度,分历史和现状两
作为现代社会中的重要资源,能源已经日益显现出它的稀缺性.节能不仅具有生态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它还是一种战略.建筑是耗能大户,在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建筑物消耗了近40%的能
屋顶花园是提高绿化面积、改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屋顶花园在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历史,然而却未能在我国城市内普遍推广,原因何在?本文参照国内外有关技术研究成果并
从建筑与建筑学的发展历史来看,建筑历史,很大程度上是建筑表现的历史。不同阶段不同种类的建筑表现,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甚至左右着人们对建筑的创造和认知。但是这种作用
学位
城市景观照明是近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水准的提高、精神审美的需要而诞生并蓬勃发展的。合理、完善的城市照明规划能良好表现城市轮廓、勾勒城市结
在当下这个越来越和谐、越来越关怀弱势群体的社会里,大家对残疾人的权利问题投入了更多的关注,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无障碍环境”的概念由联合国提出之后,无障碍设计逐渐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我国旧城的商业中心出现了种种问题:历史地段普遍遭受破坏、交通拥挤、人车混杂、停车场地不足、污染严重、城市设施单调、房地产开发结构失衡等问题
“科教兴国”是我国一项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高等教育对于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是非常重要的。而大学生居住空间环境对于大学生的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影响。面对高校大规模扩招,各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从节能、改善生态环境的关键环节——建筑外围护系统的“生态化”设计——入手,利用生态学、环境学等相关原理,拓展、深化了建筑学的原理与技术框架。对外围护
建筑与特定的地区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地区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之一。在全球化席卷世界的今天,建筑的地区性作为保持文化多样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已经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