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楠苗期生长与生态适应性研究

来源 :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25次 | 上传用户:nanguo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浙江楠进行了研究:浙江楠种子的休眠机理与发芽条件的探讨;浙江楠一年生播种苗与留床苗的年生长规律;浙江楠苗期对光照条件的适应性;浙江楠苗期对土壤水分条件的适应性;浙江楠的播种育苗技术;浙江楠苗期对低温的抵抗能力。 (1)浙江楠种皮致密较硬,但种皮障碍不是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剥皮处理不适用于解除浙江楠种子的休眠。浙江楠种子的休眠属于生理休眠,低温层积处理和变温层积处理均能较好地解除浙江楠种子的休眠。赤霉素处理不适于浙江楠种子处理,处理后的种子大多数腐烂变质,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2)浙江楠种子的萌发为子叶留土型。种子大多数多胚,一粒种子出1-3棵苗,稀出4棵苗。浙江楠一年生播种苗的高生长和直径生长均呈“S”形曲线,整个生长过程可以划分为出苗期、生长初期、生长盛期、生长后期。一年中,苗木速生期的高生长有3次生长高峰。浙江楠留圃苗在一年中的生长呈阶梯状,间歇性生长明显,属于全期生长类型。速生期大致经历180天。这一时期,苗木抽稍4次,因而有4次生长高峰。浙江楠主根性明显,一年生播种苗地下部分生长量大于地上部分生长量。 (3)播种密度与出苗率无直接相关。随着播种密度的加大,苗木径生长量明显减少,而高生长量变化不明显。浙江楠比较适宜的播种密度是160-200粒/m~2。 (4)全光条件下,单叶干重最大,表明叶片内部干物质积累多;遮荫条件下,比叶面积增大,但比叶重减少,表现为低的光合能力。光照强度影响苗木的外部形态,遮荫条件下表现为分枝数目减少、展叶数目减少、冠幅变窄,同化面积减小。遮荫条件下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均表现为增加;全光和弱度遮荫条件下,苗木具有较大的净光合作用速率,苗木生长旺盛,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较多,单株枝干重、根系生物量和总生物量都较大;重度遮荫条件下,苗木具有较小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碳水化合物的积累较少,苗木生长缓慢。 (5)浙江楠具有较强的水分调节能力,轻度干旱和水涝,苗木不会表现出明显的受害迹象。 (6)在南京,浙江楠一年生苗木冬季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冻害,但多为轻微冻害,而两年生及两年生以上的苗木、幼树几乎不会受到冻害。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由于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中职学校当中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越来越重视.而为了更好的培养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中职学校开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课堂
本文以具有表面展示功能的野油菜黄单胞菌( Xanthomonas campestris) ACCC10049冰晶核蛋白N端(inaXN)为运载蛋白,将猴金属硫蛋白α结构域四聚体(MT4α)展示在费氏中华根瘤菌(Sinorh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