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编码标记交换网络的性能仿真分析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hui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一代因特网将成为未来基础信息网络.它不仅具有原因特网的灵活性、可扩展性等优点,还将向宽带化、保证QoS、支持组播和多媒体等方向发展.而现有的用于支持下一代因特网的协议,如IPv6和MPLS,由于它们自身的缺陷都难以满足下一代因特网的需要.为了弥补IPv6和MPLS的缺陷,该文引入并研究一种新的标记交换体制——区域编码标记交换(Regional Code Label Switching/RCLS).该文首先研究当前因特网的拓扑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因特网的层次性区域划分方案,并介绍在这种层次性的骨干网络中进行路由查找的简单方法.其次,该文还对最近提出的各种快速IP查找算法进行分析,并对基于这些算法的IP路由器和基于标记交换的RCLS路由器在操作复杂度、内存需求、路由表更新复杂度以及可扩展性方面的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RCLS路由器的查找和更新更为简单,所需存储器容量更小且具有更强的可扩展性.在对单个路由器分析的基础上,利用OPNET建立起一个网络仿真模型,通过仿真比较RCLS网络和IP网络的性能.仿真表明,RCLS网络与IP网络相比,具有更小的端到端时延、时延抖动以及更高的吞吐量.最后,该文以VPN为例,通过RCLS VPN的具体实现方案表明RCLS网络对于网络的具体应用的支持.
其他文献
该文对波分复用光网中的资源分配和拓扑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包括在波分复用光网中进行路由和波长分配时的负载均衡问题,逻辑拓扑的生存性路由问题,虚拓扑(逻辑拓扑)的重构问
Turbo码是通信传输系统中的一种新兴的信道纠错码技术,自1993年C.Berrou等人提出Turbo码以来,它已经逐渐成为编码界研究的热点,面向分组的Turbo码就是其中的一个研究方向。考虑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是由随机撒播在监测区域内的大量传感器以无线通信方式自组织形成的网络。传感器节点拥有着体积小、成本低、易于部署等优点,可以
了解电波传播的规律对于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已经存在许多可使用的模型,但由于实际环境的复杂性,没有一种具体的模型可以既普遍又精确地反映任何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