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M2B基因c.420G>C新突变细胞模型的建立及初步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p19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RRM2B基因c.420G>C新突变对转录、蛋白表达及蛋白功能各水平的影响,探讨c.420G>C新突变的致病性和致病机制。  方法:  构建RRM2B基因干扰质粒、RRM2B基因过表达质粒及含c.420G>C的过表达质粒,干扰质粒及含突变的质粒同时转染293T细胞,模拟RRM2B基因c.420G>C突变细胞。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RRM2B mRNA含量;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RRM2B基因编码蛋白含量;提取细胞内线粒体DNA明确线粒体DNA数量。  结果:  1. 构建RRM2B基因干扰质粒(pLVX-shRNA2-shRRM2B)、RRM2B基因过表达质粒(Plvx-IRES-ZsGreen1-RRM2B)、含c.420G>C突变的RRM2B基因过表达质粒 ( Plvx-IRES-ZsGreen1-RRM2B(c.420G>C) ) 。 pLVX-shRNA2-shRRM2B 及Plvx-IRES-ZsGreen1-RRM2B(c.420G>C)同时转染293T细胞,模拟突变细胞。  2. Real-time PCR结果显示突变细胞中的RNA量显著降低,提示c.420G>C可下调RRM2B基因的转录;Western-blot结果显示突变细胞中的p53R2酶含量明显下降,提示c.420G>C可致RRM2B基因在蛋白表达水平下调;测定突变细胞线粒体DNA含量可见细胞中的线粒体DNA含量显著下降,证明RRM2B基因c.420G>C突变可致线粒体DNA耗竭;证明该新突变致病性。  结论:  1. RRM2B基因c.420G>C突变可以导致该基因mRNA转录下降、p53R2表达量下降,最终导致细胞内线粒体DNA含量明显减少。  2. RRM2B基因c.420G>C突变可以导致细胞内线粒体DNA耗竭,临床上表现为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
其他文献
目的: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和慢性肝损伤的共同特征,并导致肝硬化,其特征为细胞外基质的增加,到目前为止,仍缺乏有效的治疗策略。自身免疫反应在肝纤维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槲皮素(Quercetin,3,3,4,5,7-pentahydroxy flavone)是广泛存在于蔬菜和水果的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槲皮素具有潜在抑制炎症的作用,并在一些体内体外实验中得到了验证。但是由于槲皮素难溶于水,血浆半衰期
研究背景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在异位妊娠中属少见类型。其是指受精卵种植在经过子宫壁的那部分输卵管内。其病因与盆腔感染、输卵管慢性炎症及子宫外机械性压迫等因素有关。输卵
研究背景和目的: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基因位于染色体6p21.3,编码400多个氨基酸(牛416,人404),是一完整的膜蛋白,分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