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府县城市自然适应性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ope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城市营造中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朴素的自然观,创造了宜人的人居环境;城市的选址依托大自然,充分利用河流水系,在气候环境上城市建设注意趋利避害;将周围绿色的山林及优美的水面融入到城市之中。因此,在历史上中国古代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城市,尤其是一些府县城市,往往突破《周礼》城市营建制度,城市营建更加顺应自然,丽江、苏州、保定就是其中的代表。近年来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对城市自然基础的忽视和对城市与自然关系的忽略,城市与自然的关系不尽和谐。研究中国古代府县城市的自然适应性,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与总结,帮助我们树立民族自信,延续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反思现实”,给予我们深远的启迪。本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文献考证对古代丽江、苏州、保定进行分析研究;采用矩阵图法对中国古代府县城市自然适应性进行结构性梳理。论文的第三章开始到第五章,从自然环境中对城市规划与建设最为重要的三个要素(地形、河流水系、气候)入手,宏观上总结我国古代城市营建思想及实践中的地形、河流水系及气候的适应性,以比较研究的方法对不同地域条件下的三个城市:丽江(西南山地城市)、苏州(江南水乡城市)和保定(华北平原城市)进行比较分析。以这三个城市为代表,系统分析了城市选址、空间结构、城市肌理、技术问题等方面的自然适应性。研究认为,中国古代府县城市在自然适应性上有着如下特征。首先,从宏观到微观的因地制宜性。在选址时考虑区域以及内部地形的选择,地形决定空间格局、道路的走向和分布密度,使平原、山地城市和水乡城市呈现出不同的肌理特征。其次,从“逐水而居”到“理水而兴”的因水制宜性。城市选址于水源丰富之地,靠近江河湖海;在水网纵横的城市,水系为骨架形成空间格局;重视理水和防洪工程,对自然水系进行引导建造园林。最后,从被动到主动的趋利避害的气候适应性。选址时充分勘察气候,追求“藏风聚气”的格局;靠近水域形成“水陆风”。通过方位的偏移和街道的组织引导通风,建筑的朝向、密度、形式、结构及布局等适应气候。笔者认为,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古代城市,同时也要用历史地眼光来看现代城市的发展,对当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启示是要由“以人为本”的规划观转向“天人合一”的自然生态观,要尊重自然要素本身的特征,对其系统地保护和适度的利用。
其他文献
<正>中韩两国建设高水平的自贸区,对于推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具有鲜明的风向标意义。6月1日,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和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长官尹相直在韩国首尔分别代表两
目的:观察加减毓麟汤治疗卵巢早衰(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小样本病例非随机非劣性对照研究方法,采集病例63例。中医治疗组42例予口服中药加减
为了对比新的散货船、油船协调共同规范和旧的双壳油船结构共同规范,选取两艘具有水平桁结构和两艘具有槽型舱壁油船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两种不同结构形式的油船,分别按HCSR和C
本文以LaNi5,LaMgNi4,NdNi,MgNi2等合金为前驱体,采用粉末烧结方法制备了La0.75-xNdxMg0.25Ni3.3(x=0,0.15)和Nd1-xMgxNi3(x=0.10,0.20,0.36,0.50)贮氢合金,系统研究了Nd部分替代L
前照灯作为汽车夜间照明的主要部件,对汽车夜间的行车安全起到关键作用。随着汽车美观性要求的提高,前照灯的研究已逐渐集中于对反射面的研究上,避免因配光镜外观的固定设计而影
<正>在学习人文地理时,区位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知识,它贯穿了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建设、交通运输、商业和金融、旅游业等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学好区位分析知识,地
电压测量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环节,在电能计量、继电保护以及自动化设备控制等方面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保证其准确度与可靠性对维护电能贸易结算公平、保证电网安全运行以
本文针对小学生中习作难的问题展开的探究,具体从"习作指导"和"习作评阅"两大方面进行阐述。突出了"习作指导"的生活化、个性化和"习作评阅"的人文性、动态性。
随着应用环境的优化、消费体验的提升以及网络法规的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网络消费者的人数也逐年上升。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下,了解并预测消费者行为对计划和管理尤为重
研究结晶Ⅱ型聚磷酸铵制备过程中通氨工艺条件对产物性质的影响。以五氧化二磷、磷酸氢二铵、尿素为原料,在不同的通氨条件下制备结晶Ⅱ型聚磷酸铵,用FT-IR和XRD来分析晶型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