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研究型大学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其管理中一直存在着“重科研、轻教学”现象,表现在政府、高校、社会市场等对教师的管理和监控偏向于教师在科研方面获得的成就。改变“重科研、轻教学”这一现象不能仅靠教师遵守职业道德,更需要高校及时调整教师在各方面的收益,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因此,分析教师群体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根据相应的理论建立教师行为激励相容约束机制,对改变“重科研、轻教学”这一现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运用文献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演化博弈论和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等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和科研现状,分析产生“重科研、轻教学”这一现象的原因和教师不同群体之间的演化路径,并基于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激励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内涵以及教师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进行了简要阐述,从政府、社会市场、高校三个方面分析了管理层和监督层对教学和科研的重视态度,并以石河子大学为案例,着重对比分析了教师年度考核、津贴实行办法和职务评定标准中对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的评定标准,寻找教师“重科研、轻教学”这一现象的原因。其次,简要阐述了演化博弈理论,并利用该理论对不同教师群体的博弈关系进行演化博弈模型构建和分析。重点研究了教师的外部激励和其在多种情况下的收益情况对教师策略选择的影响,并找出符合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教师和科研型教师所占比例的局部渐进稳定点,以及该稳定点应满足的必要条件。最后,简要阐述了委托代理理论,并利用多任务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教师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的激励相容模型,得到了教师的努力程度与大学激励之间的关系。对大学设计激励约束合同、提高教师在教学和科研的努力程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上研究表明,教师重科研轻教学受到政府、社会和市场、高校自身等多方面的影响,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教师和科研型教师各自所占的比例取决于教师在多种情况下的收益情况以及大学对教师的激励所决定。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任务上最优努力水平由教学和科研的相对重要性以及二者的相对边际成本变化率决定,并与综合技术水平正相关,与各任务的边际努力成本变化率负相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极值点处,较低的教学和科研的边际努力成本变化率之和导致较高的最优激励强度;当存在某项任务相对重要性高且教师完成此项任务付出的努力成本较低时,大学应选择较高的最优激励系数,此时较强的激励会鼓励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以较小的代价去完成重要性较高的任务,从而带来更高的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