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企改革在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历届政府对这个话题都保持着高度的重视。国企改革的第一推手是政府,政府的态度与策略决定着国企改革的成败,而政府角色的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了政府的具体行为的实施,它是政府行政能力体现的核心。明确政府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的角色定位,首先要理顺政府与国企改革的关系,强调政府参与国企改革的必要性。新一轮的国企改革,需要明确政府与国企的界限,使国企真正做到独立运营、掌握自主经营权,而这不意味着政府要完全脱离于国企改革,政府必须保证国企改革进行的政策支持,为改革营造市场环境,并且,在新一轮的国企改革中,不能单一的以经济角度考虑国企改革,政府还应该给国企改革创造社会条件,政府是国企改革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当前,国企改革中政府角色的定位还存在着角色越位与角色错位、角色缺位与角色不到位等问题。其具体表现为政府的直接干预、政企不分和政资不分,导致政府与企业的职能不明确、权责不清晰等问题,还有国有资产流失与法律制度缺失与责任缺失等问题,导致了国家利益受到损害与寻租腐败等问题。那么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本文分析为以下三点,首先是观念因素,当今社会仍有很多人存在官本位的思想,对权力的崇拜曲解了政府角色的定位;其次是体制的因素,国企仍然保持着行政化的氛围,扭曲了企业存在的目的,降低了国企改革的速度;最后是政府职能的边界模糊,导致政企权责不明,使政府与企业都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于是政府角色的定位失去目标。本文提出对新一轮国企改革中政府新角色的建议。首先,要做改革的探索者,使向正确的方向前进;其次,做改革的宏观指导者,从宏观政策的制定支持国企改革;最后,政府要做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推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