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发动机织构化关键摩擦副润滑摩擦性能影响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jing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醇作为新型的清洁替代燃料,在动力性和排放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甲醇具有粘度低和汽化潜热高的特点,未燃甲醇流入油底壳而稀释润滑油,对内燃机关键零部件的润滑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产生不良影响。本文以甲醇发动机关键摩擦副柱塞偶件和缸套-活塞环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结合摩擦试验的方法,探究表面织构对关键摩擦副润滑摩擦性能的影响。首先,分别参照润滑油互溶性测试标准和石油产品腐蚀性能测试标准完成试验,分析稀释率对稀释混合液理化性能和抗腐蚀性能的影响;采用球块摩擦副摩擦磨损试验,探究稀释混合液的摩擦磨损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5%为稀释极限值,超出极限值会给甲醇发动机润滑油的润滑性能、抗磨损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带来恶劣影响。当润滑油中掺入部分甲醇时,稀释混合液颜色变深,粘度降低,总酸值增大,总碱值减小;通过甲醇稀释润滑油腐蚀性分析试验和球块摩擦副摩擦磨损试验,得知超过15%稀释率时,稀释混合液的腐蚀作用变得更加明显,铜片表面腐蚀程度开始加剧,随稀释率增大,各方案摩擦系数逐步增加且磨痕宽度不断增大,说明甲醇稀释润滑油现象会降低发动机润滑油的抗腐蚀性能和抗磨损性能。其次,通过建立织构化柱塞副润滑模型,开展了织构化柱塞副润滑性能方面的计算,得出最优的表面织构参数,分析织构参数对柱塞副润滑性能的影响。结合柱塞副摩擦磨损试验,探究表面织构对甲醇发动机柱塞偶件润滑摩擦及磨损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凹坑深度对柱塞副润滑性能的提升效果最佳,凹坑面积占有率的影响最小,而随着凹坑面积占有率增大,柱塞表面润滑性能逐渐提升;最优的表面织构参数:直径50μm,深度5μm,面积占有率0.2,甲醇润滑时能使柱塞副表面润滑性能达到最佳,凹坑织构起到的流体动压效应最强,微凸体摩擦力均小于无织构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无织构方案,甲醇润滑的平均摩擦系数大于柴油润滑;在甲醇润滑条件下,织构方案相比于无织构方案平均降低了3.4-6.2%,且甲醇润滑时的织构方案摩擦系数达到了柴油润滑时无织构方案的水平;当甲醇润滑时,织构柱塞副的径向深度为9.13μm,与无织构柱塞副相比,织构柱塞副的磨痕深度降低了16.2%,且表面织构在甲醇润滑时降低磨损程度大于柴油润滑。说明表面织构能够适用于甲醇润滑条件并提升柱塞表面的润滑性能,同时表面织构实现了柱塞表面降低磨损的目标。最后,通过建立织构化缸套-活塞环润滑模型,计算分析不同凹坑参数对缸套-活塞环摩擦副润滑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润滑摩擦试验,探究表面织构对甲醇发动机缸套-活塞环润滑摩擦性能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最优的表面织构参数:直径80μm,深度5mm,面积占有率0.1,在15%稀释率方案下对缸套-活塞环润滑性能的提升效果最明显。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无织构方案,在频率5Hz和频率10Hz工况下,随着稀释率的不断增大,30%稀释率的平均摩擦系数增长幅度最大;相比于无织构方案,频率5Hz时表面织构在30%稀释率的平均摩擦系数降低幅度最大,达到了7.5-10.8%。说明甲醇稀释润滑油现象降低了缸套-活塞环的润滑性能,而利用表面织构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发动机摩擦损失,达到改善甲醇发动机关键摩擦副润滑性能的目的。
其他文献
绿篱是果园的屏障,起到间隔、防护作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美观又环保。但是,绿篱修剪工作十分繁重,目前普遍使用手持式绿篱机进行修剪,其噪声大、环境污染严重、工作效率低。因此,研制出高效的自动修剪机械手成为当下热点。本文以自动化绿篱修剪机械手为研究对象,从结构方案设计、运动学分析和轨迹跟踪控制方面展开研究,为智能绿篱修剪机械手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论文的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根据绿篱修剪
为深入了解液滴的几何特征和动力学特性,本文采用实验的方法,以液滴形成过程的研究为基础,通过对液滴的形态、尺寸、运动轨迹的测量,对液滴的生长、拉伸和分离的动态过程进行深入探究,探讨了周期性滴状模式、混乱状态和射流等三种模式,以及电场对滴状向射流转变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液体通过注射泵以一定的流量从垂直毛细管的管口喷出。通过搭建可视化实验平台,对液滴的形成过程及动力学特性进行观测、记录与分析。具体工作
硫化氢(H2S)是主要的气体污染物之一,广泛的存在于天然气、石油裂解气、焦炉煤气和沼气中。H2S具有强烈的毒性和腐蚀性,在一定浓度下,会危害人类身体健康,腐蚀金属管道、设备。在空气中,H2S容易被氧化为SO2,导致酸雨的形成。因此,去除工业气体中的H2S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活性炭吸附法因其操作工艺方便、优良的孔隙结构,良好的再生性能,是最有潜力的脱硫方法之一。但由于原料的限制,其应用成本较高,限制
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是贯彻节能减排政策的有效手段之一,而换热器是余热回收系统中的常用设备,其中氟塑料换热器因其优异的耐腐蚀、抗结垢性能等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对电力、化工、制冷等领域的气态余热的深度回收有着重要应用价值。本课题结合合作企业的研发需求,以热电厂烟气余热回收领域中的翅片管氟塑料换热器的研究开发为主线,对氟塑料换热器的热阻分析,翅片管氟塑料换热器流动传热数值模拟及结构优化、热工设计计算、应用
光子晶体作为一种人工微结构材料,因其对光子路径具有很强的调控能力而成为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近几年,研究非互易波导的传输特性一直都是光子晶体方向中具有非常大的科学应用潜力的研究内容。单向边界态是构成非互易光波导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单向边界模式的基础上,研究了正方晶格磁光光子晶体中单向电磁边界模式的同向耦合和反向耦合效应及应用,进一步用类比的方式分析了在Sunflower型准周期磁光光子晶
由无细胞毒性元素组成的亚稳β型钛合金凭借其出色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超弹性和形状记忆效应以及低弹性模量等特性,已经成为生物医用金属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通过调控合金中的β稳定元素含量,亚稳β型钛合金从高温β相区水冷淬火后既可获得单一的α″马氏体,也可获得单一的β母相,前者可获得良好的形状记忆效应,后者则可望具备优良的超弹性。当β稳定元素含量介于这两者之间时,亚稳β型钛合金经高温淬火后则会呈现一种(β+
建国初期,湖南省在土地改革运动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土地改革后乡村社会中仍存在分配不均、乡村基层组织政权被地主控制等不合理的现象,湖南省政府又开展了以“查田查阶级”为主要内容,“保田保翻身”为主要原则的土改复查运动。长沙县作为土地改革运动中完成较好的地区,积极落实政策,成立了土改复查委员会,相继展开工作,在巩固土改成果基础上解决遗留问题,并展开了土地确权,整理乡村区划以及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工
氢气是一种高效、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电解水制氢是目前生产氢气最有效和便捷的方法之一。为了降低电解水制氢的能耗和节约成本,迫切需要开发出高效稳定、低成本的非贵金属基催化剂(如Fe、Co、Ni等过渡金属基催化剂)来替代传统的Pt、Ru、Ir等贵金属基催化剂。近年来,过渡金属硫化物、氢氧化物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被认为是很有前途的电解水催化剂材料。另一方面,人们常使用比表面积大、导电性好、有利于气体扩散以及机械
同步辐射光作为一种新型光源,具有优良的特性,在各个基础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研究的发展,同步辐射光的稳定性越来越得到重视,提高同步辐射光的稳定性是近些年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就双晶单色器中,影响晶体稳定性的三个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首先研究了晶体微调机构对同步辐射光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将一阶固有频率作为晶体微调机构稳定性的评价参数,比较了三种柔性铰链机构的一阶模态,选择了稳定性更高
混流泵的发展虽然晚于离心泵和轴流泵,但是混流泵流量大、高效区宽、适用扬程范围广和不易汽蚀等一系列优点使得其在工程应用中发展迅速,尤其是中高比转数(400~800)的混流泵在城市防洪和大型调水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混流泵根据压水室形式分为导叶式混流泵和蜗壳式混流泵,导叶式混流泵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过程中产出了一批优秀的水力模型,工程应用相对较为成熟;中高比转数蜗壳式混流泵目前整体效率偏低,缺少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