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免疫危险理论的拟态检测方法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000c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网络安全问题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由于生物免疫系统的免疫识别、免疫细胞的分布检测、免疫自适应调节、免疫记忆等特性与入侵检测系统需要的特性极其相似,因此,借鉴和模拟生物免疫机制的入侵检测研究得到广泛关注。但传统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方法主要以自体/非自体模型为基础,普遍存在检测率低、误报率高,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网络安全需求。免疫危险理论基于危险信号进行免疫应答,启动免疫应答的关键因素是入侵者使机体细胞死亡或者病变而产生的危险信号,只要产生危险信号,抗原提呈细胞就会活化进而启动免疫应答,不必考虑自体及自体耐受问题。本文针对传统检测方法不能有效检测未知网络攻击以及误报率高、检测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免疫危险理论的拟态检测器(IDTMD检测器)、检测细胞动态检测及调节算法(TODDCA算法)、检测组织动态调节算法(MTOCSA算法)。每个IIDTMD检测器由若干检测组织组成,每个检测组织由若干检测细胞组成,检测组织作为最小的检测单元能够完成独立的检测任务。IDTMD检测器随机生成若干检测组织对被检测信号进行检测,根据被检测信号量和已检测到的危险信号量动态调整检测组织的种类和数量,同时,检测组织根据危险信号的种类和数量动态调整检测细胞,从而实现拟态检测的动态性、多样性和随机性。TODDCA算法建立在对危险信号进行分类的基础上,通过计算被检测信号与检测细胞特征码的亲和度来判断被检测信号是否属于该检测细胞所检测的危险信号,并根据检测到的危险信号种类和数量动态调整检测细胞的种类和数量,充分体现检测细胞的动态组合性以及检测组织的多样性;MTOCSA算法根据被检测的信号量和检测到的危险信号动态调整IDTMD检测器中各检测组织的种类及数量,使各检测组织被充分利用,达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IDTMD检测器及相关算法增强了防御系统应对未知网络攻击的自适应能力,提高了网络攻击的检测率和资源利用率,降低了误报率。当检测信号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其初次响应时间和二次响应时间明显减少。
其他文献
物联网的研究和应用日趋广泛,包含有电子标签识读器硬件研究、物联网软件研究、电子商务相关研究等众多方面。在物联网软件研究方面,分布式电子标签识读器管理是研究的重点问
本论文所反映研究工作的背景是四川省网络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与××研究院的合作预研项目:“无人机战术网”(UAS-TN-Unmanned AircraftSystem Tactic Network)。由于该网络的
随着制药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药品成品库房面积也随之增加。由于温湿度控制系统有效作用面积有限,因此,在大型药品库房中,需要多个控制系统同时工作以保证药品对环境温湿
Web服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分布式计算模型,近年来得到了学术界以及工业界的极大关注。Web服务是部署在因特网服务器上一种特殊的应用程序,它遵循一定的技术规范,执行特定的任务,
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消费类电子产品智能化趋势的加强,嵌入式系统得到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的应用。在航空航天、工业控制、医疗等重要领域中,嵌入式系统
自动指纹识别作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生物识别技术之一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本论文主要针对光学传感器采集到的低质量指纹图像,特别是过干或过湿的指纹进行增强,主要内容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分布在特定区域的成百上千个功能简单能量有限的无线传感器节点组成,在科学研究、环境监测、工农业生产等方面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传感器节点能量
随着信息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人们对信息的访问量快速增加,企业对存储和管理信息的能力有了新的要求。网络存储的出现和发展适应了这一要求,网络存储因此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诊断技术己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即智能化诊断阶段。将人工智能领域的各种方法加以综合利用并用于故障诊断,特别是针对模糊性的诊断对象,将更有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关系数据库功能已不能满足当今信息系统中对时态信息处理能力的需求。而时态数据库理论为解决时态信息处理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经过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