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zhouqiuhe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丝瓜,属葫芦科,丝瓜属,生产上分为普通丝瓜(Luffa cylindrical(L.) Roem)和有棱丝瓜(Luffa acutangula(L.) Roxb)两个栽培种。丝瓜在我国南北均有栽培,以嫩果供食用,瓜肉细腻柔软,味道鲜美,是我国主要的夏季蔬菜之一。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栽培、常规育种、药用成分提取分析、加工工艺上,在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比较少。本试验旨在初步的探讨丝瓜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分子水平育种的初期研究,以国内收集的30份丝瓜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ISSR-PCR分子标记技术,探讨丝瓜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针对丝瓜富含酚类化合物和多糖等物质导致DNA提取和纯化困难的问题,改良了传统的CTAB法,从丝瓜幼苗叶片中,获得质量比较高的丝瓜DNA,经检测适于ISSR-PCR扩增。2.建立、优化了丝瓜ISSR-PCR反应的技术体系。在20μL的反应体系中,TaqDNA聚合酶的用量为1.5 U,引物浓度为0.4μmol/L,dNTP的浓度为250μmol/L,模板DNA浓度为30 ng/反应,10×Buffer 2μL。按照此体系,在94℃预变性5 min,94℃变性30 s,在最适退火温度下退火45 s,72℃延伸90 s,进行35个循环,循环结束后72℃延伸10 min,4℃保存。该体系扩增出的条带清晰,效果良好,适宜ISSR分析。3.在供试验的99个引物中,筛选出16个适于丝瓜进行ISSR扩增的多态性高、扩增条带清晰的引物,对30份丝瓜材料进行了ISSR分析。共扩增出166条带,其中多态性为144条,多态性比率为86.75%。同时,研究中发现16条ISSR引物中,序列含(AG)n、(CA)n的引物所占比例高达30%以上,说明丝瓜基因组中微卫星(TC)n、(GT)n含量丰富。4.依据ISSR分析结果,对供试的30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GS值在0.313~0.951之间,平均为0.769,遗传相似性较高。在GS=0.313处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普通丝瓜,第二类为有棱丝瓜,与生产上的分类一致。揭示了部分普通丝瓜和有棱丝瓜不同品种之间遗传相似性与亲缘关系。5.由试验的聚类分析结果(如图3-15所示)可知,编号为15、和9、17、19的丝瓜品种具有较大的遗传特异性,可以考虑将它们作为亲本与其他亲缘关系的品种杂交。聚类图揭示了丝瓜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为以后更有目的、有选择的引种、育种,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柑橘是我国重要的生产果树,在柑橘应对不同环境胁迫中,ABA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论文以抗旱耐盐的印度酸橘(Citrus reshni Hort.ex tan)为研究材料,利用同源序列法,克隆了脱
为创建结球甘蓝—大白菜异附加系,以四倍体结球甘蓝(2n=4x=36,CCCC)与二倍体大白菜(2n=2x=20,AA)杂交产生的异源三倍体杂种(2n=3x=28,ACC)与二倍体结球甘蓝(2n=2x=18,CC)回交后代BC1
植物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是在植物体内能可逆地抑制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的一类蛋白家族。CYS基因已在拟南芥、水稻、大豆等多种植物中被鉴定,并揭示了该类基因在不同物种
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Pekinensi (Lour.) Olsson]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作物之一,并逐渐成为世界性蔬菜作物。大白菜霜霉病是由霜霉菌(Peronospora parasi
房山区食用菌生产规模居北京市首位,据2004年统计,全区栽培面积达到460万平方米,年产鲜菇1.4万吨,占北京市总产量的50%以上,其中出口0.25万吨。房山区人民政府将食用菌列为主导农产品,制定发展纲要,大力促进食用菌产业化。为推动房山区食用菌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5年北京市科委批准实施“食用菌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重大项目。该项目是市科委打造“资源科委”,落实“科技进步促进
中国茶区辽阔,茶类多样,有着非常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随着茶的功能物质保健功能及其作用机理的日渐明晰,市场对茶叶的需求量逐年递增;茶产业的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茶树品种是茶叶生产过程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也是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生产不同的茶类,需要选用不同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化学特性的茶树品种。在农业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建立一个基于Internet的茶树品种资源检索数据库,实现茶树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