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共场:老君山黎明地区傈僳族山神信仰与生态观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ibola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水自然是山地民族重要的生产生活要素之一,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形成了与山水自然相关的独具特色的山神信仰体系。笔者所言之山神,究其本质是对山体、山中的自然现象和山中种种神秘力量的人格化,是超自然力量的高级形态。山神信仰研究将“山神”这一形象置于特定的社会文化场景中,关注人们对自然的感知,梳理原始宗教中的山神信仰体系及其祭祀仪式,并经由“山神”这一符号来窥探特定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这能够为我们理解山地民族传统的生态观念、生态行为及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生态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一个重要视阈,对于丰富我国西南民族山神信仰研究个案及民族地区山水自然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这也是对传统生态观念现代性转型认识的延伸,能够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促进区域文化价值提升。从广义上说,山神信仰的范围应该包括两个层面:其一是对山中种种神秘力量的崇信,即指一种具有人格但没有形象的超自然力量,因为它是模糊不清、隐隐莫测的,所以人们总是将它与具体的自然事物和力量相联系,这种神秘力量是山神观念的最初形态。其二是对掌管山中一切事务的神灵的崇信,即既有人格,又有形象(如人形、动物形等)、神性和司职的山神。本文选取的田野点为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黎明乡,其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纵谷腹地的老君山地区,以神奇壮丽的丹霞地貌,错落有致的高山湖泊著称,拥有良好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珍稀动植物资源。居住在当地的傈僳人认为,大自然并不是一个纯粹的物质世界,而是充满神灵的,日、月、山、川、河、流、树木等等,都幻化为“尼”(ni31),他们主宰不同的生命,发挥不同的功能,而“米司尼”(mi33 s(?)33 ni31)是大自然的主宰者,并且决定着人的吉凶祸福。当地傈僳族居民生活在这样人神共场的场域空间,衍生出一套山神信仰下的山水自然互动行为和生存哲学,人们通过“尼”(ni31)的祭祀仪式调适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因之而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生态规训与护林制度,指导其生态行为。文章旨在以老君山黎明地区傈僳族对山水自然的“感知——敬畏——信仰——规范”为线索追溯山地民族传统的生态观念,串联起傈僳族与山水的认知和互动行为,探究其对维护生态环境的内涵与意义,从而使我们对多样性的地方性知识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理解。本文共由三个部分组成,导论、正文和结语,其中正文包括四个章节。导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资料收集方法,同时对学界相关的研究动态进行系统梳理。第一章介绍了黎明乡的文化生态背景、历史、生计与族群以及田野点的基本情况;第二章叙述的是傈僳族对自然的感知及人神共享的空间观,着重对以老君山为载体的宗教文化与山神信仰体系进行研究。此部分以神话传说与口头文学作品中的山水自然为导入,梳理人们对山体、山中自然现象和山中种种神秘力量的崇拜,譬如米司山神、水火沟壑、动植物、天体自然、山中神秘力量等。第三章从傈僳族氏族图腾入手,对生命溯源的伦理观进行描述和分析,梳理与人生礼仪相关的祭祀仪式,概括与分析傈僳族山神祭祀活动与生命认知的社会整合功能,及其中蕴含的生态观念。第四章探究傈僳族道法自然的生产观,他们依据不同的海拔居于山,农具获取于山,生产于山,采集医药于山,并依据花开花落、候鸟回归、草木枯荣等规律性的自然变化记录时间,安排生产活动。对他们依据不同海拔生产、居住与祭祀仪式中所体现的在自然中的实践活动与护林制度进行研究梳理,探讨其生态意义。结语部分总结了山地民族傈僳族的传统生态观念及其现代转型,认为在傈僳族传统宗教信仰中将对米司山神的崇拜置于突出地位,而将人与自然万物视为同源生命体之观念是傈僳族先民自然观和生态观的思想根源之一,体现了傈僳族先民在漫漫岁月中与大自然朝夕相处得出的生存智慧与生活经验,这种传统的生态观念为黎明地区的傈僳族世代继承,并指导其生态行为,形成坚实的生态自觉性,使今天的黎明成为众人向往的生态园区。这些传统生态观念在现代社会亦将有益于推进山地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对促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干旱缺水是我国常见的环境问题,也是严重影响全球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谷氨酰胺合成酶(GS)是植物氮素同化的关键酶,参与合成抗旱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为了阐明GS在植物抗旱中
礼品经销商作为厂家到终端的重要渠道,依托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在前几年获得了令人瞩目的销售业绩,成为制造商进入中国传统市场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最近两年,由于电商的兴
目的:探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发病相关因素,观察逍遥舒坤汤治疗气滞血瘀型SPID的临床疗效,并探讨SPID大鼠非手术模型的制备法,从免疫学角度多时点动态评价其作用机制。方法:临床研究:遵循病例对照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统计分析SPID患者及健康女性的资料,探究SPID发病相关因素。选择66例气滞血瘀型SPID患者入组,按随机数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逍遥舒坤汤)33例和对照组(口服妇科千金胶囊)33
职业倦怠是指从业人员在工作中产生的身心疲劳、精力耗竭等异常现象。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从业人员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越来越多,职业倦怠持续攀升;公务员作为从业人员
目的:比较不同发病机制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Intravenous thrombolysis,IVT)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探讨符合IVT标准的心源性脑卒中患者是否应积极静脉溶栓及
研究目的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本研究探讨了类固醇5α-还原酶3(Steroid 5 alpha-reductase 3,SRD5A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S
人体试验不断推动现代医学的发展,药物临床试验是人体试验的一种,药物临床试验是医学药物发展不可或缺的环节。为使药物临床试验的过程兼具合理性与合法性,各个国家和地区都
背景: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重性精神障碍,终身患病率高达16%,自杀死亡率高达15%-20%,严重影响个体的社会功能。目前对伴自杀意念抑郁症的治疗存在起效慢、难以快速缓解症状的局
目的分析探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oduodenectomy,LPD)后发生出血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术后出血(Post-Pancreaticoduodenectomy Hemorrh
目前,挤出吹塑成型技术迅速地发展,应用范围十分广泛。但由于挤吹制品都存在大面积的中空部分,导致其力学性能较差;同时,挤吹制品壁厚分布不均匀的问题是制约挤出吹塑技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