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间费米共振对拉曼散射影响的研究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afraid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对液芯光纤中甲苯和间二甲苯混合溶液的拉曼散射光谱进行了研究,利用分子间费米共振增强了混合溶液的受激拉曼散射(SRS)。分别测得了混合溶液的自发拉曼和受激拉曼光谱。讨论了溶液的不同混合比例与拉曼散射截面、峰值强度、阈值等的变化关系。  从实验结果表明,在甲苯和间二甲苯不同体积比的溶液中拉曼频移量为1002cm-1的v1线和频移量为2920cm~-1,3058cm-1的v2线的三种振动形式同时受激,v2的一阶斯托克斯(Stokes)阈值低于v1的二阶Stokes阈值,并且v2中的两条Stokes线随着溶液体积比的不同相继成为主峰。我们认为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机理是分子间的费米共振对拉曼散射的影响。并利用拉曼散射截面理论来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实验结果与理论相吻合,混合溶液的SRS在可调谐光纤激光器,拉曼放大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已经引起了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目前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途径是利用光催化技术降解对环境有害的有机污染物。半导体作为催化剂以其优异的性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TiO2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半导体光催化剂,它是一种间接带隙半导体,具有较低的电子跃迁几率,作为光催化剂降解有机物的过程中反应速率较低。ZnO是直接带隙半导体,因此ZnO比TiO2有更高的量子效率;而且Z
化学机械抛光(CMP)加工应用广泛,由于游离磨粒的加工特点,使得加工中材料去除量极其微小,可以获得很好的表面粗糙度。但与固结磨粒加工方式相比,CMP工艺可控性较差,同时基于压力的
聚电解质多层微囊由于其渗透性对环境敏感,近年来许多人研究将其应用于可控药物缓释的可能性。原子力显微镜可以测量材料表面纳米微区的静态、动态力学性质,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β-FeSi_2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材料,它在发光、光电、热电等方面都具有优异的性能,可用于制作薄膜发光器件、薄膜太阳能电池、热电器件、磁性半导体器件等。β-FeSi_2有很高的光电转化效率,理论上,β-FeSi_2的光电转换效率可以达到16%-23%,其转化效率仅次于晶体硅。另外,β-FeSi_2具有0.85 eV的直接带隙,其发光波长为1.5μm,发光对应的特征区域正是硅的全透明区,也是光纤通信
众所周知,量子力学中最具吸引力的性质是量子纠缠。近年来,人们对量子纠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因为它在量子信息处理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量子稠密编码、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密
类脉冲星天体(Pulsar-like)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天然的探索超核密度物质的独特实验室。脉冲星有着极其稳定的自转周期尤其是毫秒脉冲星,有些自转周期变换率达到10?19-10?21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