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为一种收缩式重组方式,分拆上市可以帮助母公司精简组织结构,回归核心业务,被分拆的子公司则可在资本市场筹集大量资金,降低融资成本,提高知名度,修正公司整体价值。2019年12月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分拆子公司在境内上市的若干规定后,资本市场掀起分拆上市热潮。截止2020年底,已有五十多家上市公司拟分拆下属子公司上市。基于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对上市公司分拆下属业务或公司上市的动因和经济后果进行分析,为拟分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种收缩式重组方式,分拆上市可以帮助母公司精简组织结构,回归核心业务,被分拆的子公司则可在资本市场筹集大量资金,降低融资成本,提高知名度,修正公司整体价值。2019年12月证监会正式发布关于分拆子公司在境内上市的若干规定后,资本市场掀起分拆上市热潮。截止2020年底,已有五十多家上市公司拟分拆下属子公司上市。基于此,本文认为有必要对上市公司分拆下属业务或公司上市的动因和经济后果进行分析,为拟分拆上市的公司后续发展提供相关的参考,放大分拆上市带来的积极效应。本文从分拆上市的背景入手,以医疗行业的明星企业复星医药为例,详细分析了复星医药分拆复锐医疗的过程。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和事件研究法,结合理论基础和母子公司的运营情况对分拆上市的动因进行假设分析,通过分析公司整体战略走向和实际需求对动因进行验证,并从市场反应和公司绩效两个方面分析了分拆上市的经济后果。本文分析发现:第一,复星医药分拆复锐医疗的首要动因是满足复锐医疗的资金需求。复锐医疗在上市前因收购Alma产生了巨额债务,但其盈利能力不足以支持复锐医疗在短期内清偿债务,上市是快速获取资金最好的方式;第二,复星医药分拆复锐医疗上市是战略布局。复星医药近二十年来积极对优质公司展开投资收购,不断扩大产业版图,以实现医疗健康产业全覆盖。但当复星医药业务板块下的子公司发展成熟后,复星医药便会选择分拆上市。分拆后复星医药可以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被分拆的子公司也能为复星提供更多的资源,加速实现全球化产业布局;第三,分拆上市对复锐医疗的发展产生了积极效应。这是由于在分拆前复锐医疗就有独立的研发能力和客户资源,上市后可继续保持核心竞争能力。基于以上结论,本文认为公司应选择优质的业务或子公司进行分拆,以保证子公司后续的发展。而且在分拆上市前,公司应做好长远战略规划,保持子公司的发展潜力,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其他文献
新基建项目的概念在近几年才刚刚提出,企业在实施这类新型项目的过程中会遇到诸多财务管理难题。本文由新基建项目的定义及特点引入,讨论了实施新基建项目资金筹集难、盈利风险高、项目执行中财管失控以及项目核算及决算不规范等问题,并对应提出了优化筹资架构及明确投资战略、全面落实项目预算管理及各执行环节的财务控制、重视决算审计及项目后评价的改进建议,以期为开展新基建项目的企业提供财务管理方面的帮助,促进新基建项
近年来,社会对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度在不断提高,精神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意愿也在逐步提升,博物馆作为能够满足精神需求和文化消费的场所,深受公众欢迎,掀起了一波又一波博物馆热。然而风光属于大型公立博物馆,作为博物馆的鼻祖,深居校园中的高校博物馆一直不温不火,虽然处于持续发展中,但速度和规模都没有达到预期。高校博物馆承担着异于城市博物馆的文化塑造与传播功能,本文利用观察法、访谈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
“自我翻拍”,即导演翻拍自己作品的现象。从电影史的角度观测,这一现象更是具有持续性与必然性。这便提供了一个有趣的切入点,可以在创作主体同一的前提下研究电影翻拍。然而,在仅遵循传统文本比对的理论框架内加以研究,这容易被视为一种与创新背道而驰的简单自我重复。倘若跳出这一框架,从电影技术史与文化史的维度加以考察,可以清晰地观测出电影翻拍的意义指向。如此,可聚焦于究竟应该如何“重复”的语境下,展望电影翻拍
高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未来的高质量发展,都离不开雄厚的师资力量。双师型教师,是高职学校雄厚师资力量的顶梁柱。因此,高职学校应该在培养双师型教师方面多花心思。在职培训,是高职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一条基本路径。为了着力提升高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在培训过程中既要凸显专业性,也要体现时代性,还要注重实用性。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状态的认识与了解,同时也可以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予以正确引导。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小学生心理层面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发展。为适应这种变化,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需有所创新,作为重视师生的双边情感体验的体验式教学就成为其中一种较为推崇的模式。本研究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体验式教学模式运用于心理
近年来,淮南市职业教育初步实现了规模化管理、特色化发展、内涵式发展和顶格化发展,为淮南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但也存在着体制管理不顺、校企合作不强、师资队伍不强、教育衔接不畅、办学水平不高等问题。通过调研与分析,围绕职业教育建设发展、人才引进、政策保障情况;最大化实现职教集团的功效,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立合作机制,促进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象思维”是中医主要的思维方式,具有哲学与科学的双重内涵,其对中医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该文系统阐述了“象思维”的哲学内涵、特点及其在中医理论构建、临床辨证论治、中药药性形成、中药功效阐释等方面的应用和示例。中医“象思维”随着实践应用而不断发展和变化,其历史沿革可概括为“应象” “法象”和“辨象”3个阶段。对“象”的认识是基于人类观察事物的手段、方法水平及其所支撑的哲学观、科学观和发展观背景
意象思维是一种独特的传统思维方式,在《易经》中就有充分体现。中医的藏象学说、治则治法等诸多方面均有运用,形成了与西方逻辑思维截然不同的思辨方式。因此,在中医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医学生的意象思维能力对于其中医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及临床思维能力的提高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一项“中医专业学生对意象思维理论的认识情况”问卷结果的分析,描述中医专业学生对意象思维理论的了解情况及意象思维教育目前所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