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信息是现代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经济信息之一。作为一种公共信息,会计信息微观上关乎相关使用者决策的可靠性,宏观上涉及社会稳定和国计民生。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及时性,对于发挥会计信息的社会功能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为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人员生产和提供会计信息的规则必须是公开、适用、一致的,而系统、全面、具体、易理解、易操作地提供这些共同会计信息的媒介,是会计制度的内在要求。建国以来,会计制度一直是规范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规则,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但由于会计制度理论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的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会计制度理论的发展和实务的完善,甚至形成了一些模糊的认识。有鉴于此,笔者以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会计制度的相关理论问题。中国和俄罗斯都曾经是高度集权的的国家,两国的经济体制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巨大变迁,而两国的会计准则体系也在相对较短时间内经历了很大的调整,制定并执行了与本国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的会计准则体系。但中俄两国的会计发展历程、特点、水平都不尽相同,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程度还存在较多的不一致。本文对中俄会计制度的历史沿革与特点进行比较,参考IFAC就其成员国国家的会计制度与国际会计制度趋同问题向其成员国发送的一份调查问卷,分析中俄两国会计制度的国际趋同问题并进行比较,从而提出对中国和俄罗斯会计发展的启示性观点。会计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与其存在的会计环境密切相关。中国与俄罗斯国情同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大国,两国在会计环境、会计演变历程上存在差异,但又有相似之处,具有转型经济国家的明显特征。文章比较两国在会计改革的实施和结果、会计准则的职责和目标、会计准则体系的法律地位和会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希望对中国和俄俄罗斯会计制度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论文主体部分从以下几方面对中俄会计合作关系的发展变化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探讨。首先,对中俄会计合作的环境、背景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资料论述了中俄经贸合作的发展过程、现状、特点、原因、存在的问题以及双方会计合作的政策取向、基本战略、未来发展前景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俄会计合作中中国应该坚持的最基本原则及战略思考的方向。本文的第一章中首先阐明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方向,并对本文所依赖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总结;第二章研究了俄罗斯的会计制度,包括俄罗斯会计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色,俄罗斯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改革,会计法律和会计监管;第三章研究了中国会计制度的特点,会计模式和会计法律,着重探讨了中国的会计准则及其改革历程;第四章探讨了中俄会计制度的比较,重点从会计制度改革和准则趋同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第五章主要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以及进一步的研究展望。本文有如下创新之处:一、本文以中俄会计合作为对象,首次较为全面、系统地研究了中俄双边的会计制度问题,侧重于两国会计制度的横向对比;二、根据两国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动态地看待两国的会计合作条件的变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更适宜两国会计制准则趋同的“两步走”发展战略;三、研究提出了中俄会计制度合作应当走区域发展、梯级推进的思路;四、提出中俄两国在会计制度改革和两国会计准则的趋同方面要加强合作,要服务于两国经济,还应面向亚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