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与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积极的网络使用心理与行为。网络利他行为作为积极的网络使用方式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中生作为网民中的一部分,研究高中生的网络利他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探索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公正世界信念对于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方式,进一步探索高中生网络利他行为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在黑龙江省和河南省两所高中收集问卷600份,问卷有效率为91.16%。通过SPSS25.0和AMOS24.0分析数据,得出如下结论:(1)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总体得分高于平均分。高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在性别、年级、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住校上存在显著性差异。(2)高中生公正世界信念总体得分比较高。高中生公正世界信念在性别、居住地、是否独生子女、是否住校以及父母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高中生网络利他行为总体得分较低。高中生网络利他行为在性别、居住地、否独生子女、否学生干部、是否住校、年级、父母受教育程度以及学科专业上存在显著性差异。(4)网络分享与父母亲拒绝存在显著负相关;网络提醒与父亲拒绝、父母亲过度保护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父母亲情感温暖存在显著正相关;网络指导与父母亲情感温暖存在显著正相关;网络支持与母亲拒绝。母亲过度保护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父母亲情感温暖存在显著正相关。个人公正世界信念与父母亲情感温暖存在显著正相关;一般公正世界信念与父母亲拒绝、父母亲情感温暖存在显著正相关。一般公正世界信念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四个维度均存在显著性正相关;个人公正世界信念与网络指导、网络分享与网络提醒存在显著正相关。(5)高中生父亲情感温暖可以正向预测网络利他行为,也可以通过公正世界信念影响网络利他行为,且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显著。高中生母亲教养方式可以直接影响网络利他行为,也可以通过公正世界信念影响网络利他行为,且公正世界信念起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