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严重危害了新生儿生命健康,是我国儿童致残的重要原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分泌多种生长因子及神经营养因子,且具有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潜能,故期望通过移植并定向诱导MSCs分化为神经细胞而实现HIE后脑功能的康复,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目前研究结果表明:经脑外系统注射的MSCs可以迁入脑实质并有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趋势,但针对HIE的研究尚不充分。本实验旨在研究经腹腔注射的MSCs能否透过新生大鼠血脑屏障进入脑实质,MSCs在脑组织的分布特点及分化特性,并观察新生大鼠HIE对其透过率及分化有无影响。 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筛选法体外扩增幼年Wistar大鼠MSCs,移植前加入5-溴-2-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连续标记MSCs 72h。Rice法建立新生Wistar大鼠HIE模型,模型建立后2h经腹腔注射4×10~6 MSCs细胞悬液0.5ml(n=8);对照组(n=8)采用同龄正常Wistar大鼠腹腔注射相同剂量MSCs。移植后14天取大脑作冰冻切片,SP免疫组化DAB显色检测并计数进入脑组织的MSCs,观察其主要分布特点;免疫荧光双标记法分析进入脑实质的MSCs是否表达神经细胞分 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化抗原。 结果:细胞移植后14天,SP免疫组化法在脑实质检测到MSCs,细胞计数HIE组为3626士461,正常组为24巧士226,两组差别有显著性(t=6.68,尸<0.05);HIE组右侧大脑半球(缺血侧)的MSCs为1904士267,左侧脑组织MSCs为1723士204,配对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t二4.47,P<O.05);对照组右侧及左侧大脑半球MSCs计数分别为1193士127和1222士212,无显著性差别(t=0.31,P>0.05)。HIE组细胞分布更广,并有局灶性聚集现象。免疫荧光双标记法观察到少量MSCs表达神经前体细胞标志物一巢蛋白(Nestin),未检测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EAP)的表达。 结论:1.MSCs可以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实质。2.新生鼠HIE能增加MSCs透过率,促进其在脑组织内迁移聚集。3.移植入脑内的MSCsl4天内未能分化为成熟神经元和星型胶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