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青少年总体情感素质研究的基础上,对其中的道德情感下属因子——责任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所谓责任感是指对自己分内的事勇于承担并尽力完成的情感。作为道德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感是学校德育和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但已有调查表明我国当代青少年责任感水平偏低,因而深入开展对青少年责任感的研究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学术界对责任感的研究由来已久,但这些研究多从人格层面出发,且主要以幼儿或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从情感层面着眼并以11-15岁青少年为调查对象的研究鲜见于文献。本文综合运用文献检索、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现场教学实验等研究方法以青少年为调查对象开展责任感研究,编制了《青少年责任感问卷》和《青少年责任感影响因素问卷》,探索了青少年责任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结构,进而调查了青少年责任感的现状,揭示了影响青少年责任感的重要因素,验证了教师因素在促进青少年责任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本研究编制的《青少年责任感问卷》和《青少年责任感影响因素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青少年责任感及影响因素的有效测评工具;(2)青少年责任感具有单维性;(3)青少年责任感的影响因素由教师因素、同伴因素、父母因素和社会因素四个维度构成,影响力由大到小依次为父母因素、教师因素、同伴因素和社会因素;(4)通过知情相结合的教学干预方法提高青少年的责任感在实践上是可行的。(5)青少年责任感整体水平偏低,亟待提高。其中:女生责任感优于男生;初二>初一>初三;青少年责任感与其学习成绩的自我评价同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