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玉米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氮素环境效应分析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lling0699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东北地区玉米高产田的土壤氮素环境效益,明确玉米主产区土壤硝态氮累积特征,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吉林省玉米主产区秋收后土壤无机氮残留进行调查分析;并于公主岭、农安两地进行定位试验,通过大田试验与室内分析结合的方法,详细剖析了不同栽培模式和氮肥运筹下秋收后的土壤无硝态氮累积和分布特征。主要结果如下:吉林省中部、西部玉米产区秋收后0-100cm土壤硝态氮平均累积量为90.1kg/hm2,分开写,中部平均91.7kg/hm2,西部平均88.5kg/hm2。对土壤无机氮尚有一定的环境容量。高产栽培模式可显著提高产量,氮肥水平为320kg/hm2时,可较习惯栽培模式增产936.4kg/hm2;在正常年份,高产栽培模式可显著减少硝态氮的下移,施氮后70-100cm土层硝态氮增量比习惯栽培模式平均低17.9kg/hm2,幅度达81.0%。高产高效模式适宜的施氮量为195kg/hm2,与农户模式相比四年(2009-2012)平均增产18.0%,增效14.2%。吉林省玉米种植高产高效模式适宜施氮量为195kg/hm2~225kg/hm2,施氮量为195kg/hm2时,深层土壤硝态氮累积量比与农户模式相低22.6%,可在保证产量的同时,实现环境友好。本研究通过优化栽培措施,实现了土壤氮素安全可持续的技术途径,并将其用于指导生产,从而在我省在实现玉米产量稳定增长的同时,为实现环境友好提供技术支撑。
其他文献
土地财政在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凭借土地所有权或管理权获取财政收入也是政府部门的常见手段。该模式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但其实
从美术与实用功利之间关系的角度看,中国古典美术的发展大致可划为三个大时期:一是中国美术发端期,从远古到两汉,美术与实用功利的界限尚未划清,还没有取得独立的审美价值;二
<正>急性胰腺炎(AP)是指各种原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临床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及重症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联合柴芩承气汤灌胃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
目的用六西格玛(σ)质量管理方法评价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项目的质量水平,用以指导质量改进,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水平。方法统计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临
自2012年以来,莫桑比克孔子学院发展迅速。该文通过对莫桑比克孔子学院的本地学生文化项目进行实证性研究,得出莫桑比克孔子学院的文化需求类型,为后来的文化教学提出一定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