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媒体作为社会有机体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国内突发事件频频发生,这与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系统的脆弱性加大有关。突发事件的高频发生及其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巨大破坏力和影响力对我国媒体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随着3G技术的纵深发展,手机媒体已远远已超出了它“手机”的概念,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手机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的突出表现引人侧目,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手机媒体在突发事件中担当着多重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能,本文将对其在突发事件中担当的功能和发挥的角色做全面的梳理。本文以手机媒体的功能——角色为研究主线。首先从传播学的角度分别界定了手机媒体和突发事件的概念、特点,以及手机媒体在突发事件的传播中独有的去中心化传播,受众的异质性,内容的易受性,传播的互动性等特征。然后着重以突发事件事态发展的不同阶段——潜在期,突发期,蔓延期,恢复期为线索,展开论述手机媒体不同阶段的功能表现。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思考了手机媒体在突发事件中究竟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具体说就是它与政府、公众和其它媒体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手机媒体在突发事件的传播过程中,能够以自身移动,便捷,受众广泛等特点在突发事件中发挥快速预警、适度免疫、第一时间告知与辟谣等功能。而且随着手机多媒体功能的增强,手机媒体在发挥普及知识、社会动员、人文关怀、维护社会稳定等功能方面也表现渐强。另外一方面,手机媒体在突发事件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它是预警信息的官方发布者,是与民众沟通的桥梁;它是亲民的公民记者、公民新闻,网民舆论缓释的平台;它与其它媒体相互竞争,相互依存,趋于融合。当然手机媒体也暴露出种种弊端:它容易引发短信谣言,而且其信息发布主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并不高,而手机媒体的互动功能也有待提高。本文的最后针对手机媒体的弊端提出相关的建议,以期手机媒体通过自身的完善,在今后突发事件的传播过程中能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