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水源突发性污染事件尤其是有机污染事件频繁出现,对供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给环境、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害。乙苯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一种,人摄入后会导致呼吸系统紊乱,咽喉肿痛,眼睛有灼烧感,甚至对肝、肾、肺都有不同程度影响。其主要用途是在石油化学工业作为生产苯乙烯的中间体,广泛存在于涂料,农药等工厂排放污水中,是城市水源水突发水质污染的重要风险污染物质之一。目前应对水源水突发乙苯污染有效处理措施之一是向原水中投加粉末活性炭(PAC),本文采用煤质炭和木质炭两种PAC对乙苯进行吸附研究,分析了PAC表面物理化学特征,研究了PAC对水中乙苯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并采用了相应的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筛选出了合适的数学模型,同时考察了pH、温度、离子强度以及NOM对PAC吸附水中乙苯的影响,并进行了PAC吸附与混凝沉淀联用对原水中乙苯去除的研究。结果表明两种PAC表面官能团羧基、内酯基、酚羟基、碱性基团分别相差-6.83%、4.01%、3.01%和0%;等电荷点分别为8.02(木质)、8.22(煤质);比表面积分别为1125.23 m2/g(煤质)和1210.21m2/g(木质),木质炭微孔比表面积较大,两种PAC在水中的颗粒尺寸主要集中在10μm以下;两种PAC可以实现对水中乙苯的快速吸附,乙苯初始浓度为4.2mg/L的情况下5min对其的吸附量可达平衡时的90%(木质)和80%(煤质),30min达97%(木质)和94%(煤质)以上,2h后趋于吸附平衡;假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2h内PAC对乙苯吸附动力学,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对吸附等温线实验数据拟合效果较好;水中pH值在PAC等电位点附近时对乙苯的吸附量较高;PAC对乙苯吸附是放热过程,低温有利于PAC对乙苯的吸附,并且其吸附属于物理吸附;高离子强度时,煤质炭对乙苯的吸附量增加;水中NOM的存在会降低煤质炭对乙苯的吸附量;PAC吸附与混凝沉淀联合作用中,PAC吸附是水中乙苯去除的主要环节,混凝沉淀主要是为了去除水中PAC和其他悬浮物,去除含PAC原水的最佳混凝剂是聚铝,其最佳投量为5mg/L(以Al2O3计)。向原水中投加PAC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应对原水突发乙苯污染的应急水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