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中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_mz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挝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是两国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2004年中国与东盟《早期收割计划》的实施,到2015年中国与东盟新成员国(含老挝)之间贸易保护期的结束,老挝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取得了快速发展。对当前老挝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现状进行研究,能够发现两国农产品之间存在的竞争和互补性问题,这有助于推动老挝与中国在农产品贸易结构和农产品生产升级等方面的发展,并且能够为老挝与中国在政策方面的调整提供相应的参考,实现老挝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优势互补,进而更好地密切双边合作关系。  本文研究的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五个方面:其一,研究老挝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背景和意义,认为老挝在亟需实现摆脱最不发达国家状态和解决全国性贫困问题等两大国家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推动与中国农产品贸易关系,有助于帮助老挝实现以上两大国家战略;其二,对现有的经典理论和文献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通过对国际贸易经典理论的归类,夯实了本文的理论基础,同时对文献研究成果的整理,则为本文奠定了现实基础;其三,将老挝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现状进行了梳理,分别梳理了老挝、中国各自的农产品贸易发展比较优势,以及两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现状,从而为本文研究奠定分析基础;其四,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老挝与中国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和互补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老挝与中国农产品贸易整体上是互补性要大于竞争性;最后,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从完善农产品贸易结构、建立统一的农产品认证标准和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阐述了对阵列天线阵元位置误差进行的研究,首先在天线阵列所在平面设置一个校正源,利用该校正源对阵元位置误差引起的阵列流形误差进行估计,然后将同一校正源放在不同方位角
资源型地区作为我国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来源地,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传统经济发展方式下,资源型区域依靠资源的开采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但资源总量有限以及资源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服务外包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形式,全球经济竞争的重点正从货物贸易转向服务贸易。扩大服务外包规模、改善服务外包结构、参与国际分工和提高本国竞争力是每个国家在全球服务外包大发展的背景下努力的方向。中国,作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跨国服务外包业务。服务外包贸易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国家和地方的相关部门和专业人士的关注。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