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随机共振现象的数字图像水印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隐藏科学的快速发展,数字产品的版权保护问题和认证完整性变得日趋重要。尽管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数字水印技术已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且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果,但是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数字水印技术仍有很多理论和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有鉴于此,本文围绕目前数字水印领域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并基于随机共振理论提出了两种新的数字水印算法。首先,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共振的数字图像多水印算法,将多水印信息调制为不同码率的二进制脉冲幅值调制信号,然后选取图像DCT不同段中频系数进行置乱,按照加性数字多水印的嵌入算法,对于数字水印信息的加密过程进行了改进。依据多水印信息的特点,采用一种双稳态非线性检测器来进行检测水印,这种非线性检测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可以检测出不同码率的数字多水印。实验表明,这种加密和检测方法对于JPEG压缩和剪切等多种攻击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进一步地,我们研究了阵列噪声增强技术在数字水印技术中应用。非耦合的双稳态检测器组成的并联阵列可视为一种规则网络,阵列噪声与检测器参数都是可调谐参数,网络输出性能能够由非零阵列噪声优化,这就是阵列随机共振现象,也可以视为一种阵列噪声增强技术。我们运用改进的数字水印嵌入算法将水印嵌入到原始图像中,通过阵列噪声增强技术,提取水印和原始水印字符的相似度与单独的双稳态检测器检测结果相比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本文研究的结果是复杂随机系统在信息处理中的一个新拓展。
其他文献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日益提高,而威胁计算机安全的恶意代码种类也逐渐增多。网络蠕虫是一种利用系统漏洞进行传播的恶意代码,其具有主动传播、无需宿主、变种
当前,各类植入式医学电子器件的公共技术问题之一是如何有效地向其提供足够的电能,维持其长期、稳定、可靠地运行,实现其预期的功能。尽管植入式医学电子器件存在多种可能的供电方案,但目前只有电池供电和磁感应供电技术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电池供电的植入式医学电子器件,由于电池容量受限,导致其使用寿命较短。磁感应耦合技术却因为生物体中存在着大量的离子型体液,其传导作用使磁感应耦合效率低,且还会对周围的设备产生射
电网规模的扩大、输电电压等级的提高,使得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继电保护装置性能的优劣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必须深入了解并详细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和具体工作过程。微机保护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提高了保护装置的性能,但微机保护装置与传统的继电保护系统有着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为数据计算复杂,动作特性和工作过程不可视,无法获取中间结果等。故障发生后,运行人员只能借助现场故
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技术是无线移动通信领域的重大突破。MIMO系统就是利用多天线来抑制信道衰落。该技术可以在不增加发射功率和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实时而准确的日径流量预报在减少灾害、防洪调度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将传统的小波分析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并将所得到的小波神经
分布式发电在传统化石能源日渐枯竭的现代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响应国家的节能减排号召和发展能源可持续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其所发出的电能若要并网,需要借助并网逆变器作为
旋转备用容量的配置作为系统抵御风险的重要措施,与系统运行可靠性关系密切,同时也影响着系统稳定性与经济性的决策。旋转备用容量一般用传统确定性方法确定,以满足系统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