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HIV-1感染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i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又称艾滋病(AIDS),是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后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自首次发现艾滋病30多年以来,HIV已经广泛传播至世界各地,近年来,我国每年报告新诊断HIV感染者超过10万例,艾滋病疫情仍未得到根本控制。2014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全球控制艾滋病的90-90-90目标,即90%的HIV感染者被诊断、90%发现的感染者得到抗病毒治疗、90%接受治疗的感染者达到病毒学控制。2016年瑞典、博茨瓦纳、柬埔寨、丹麦等7个国家已经宣布达到90-90-90目标。中国2018年9月存活HIV感染者/AIDS患者82.1万例,其中2017年新报告感染者13.5万例,2017年底80%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超过90%的治疗者实现病毒学控制,任务的重点和难点是90%的感染者获得诊断。医疗机构是我国HIV感染筛查的主要渠道,检测量占70%以上,经医院筛查获得诊断者占全部感染者45.0%~55.5%,其中超过40%的感染者诊断时已经处于艾滋病期。延迟诊断影响患者预后,更不利于控制HIV传播。以往我国医疗机构HIV检测研究多以基本人口学特点及时间变化趋势分析为主,而缺乏HIV检测与HIV感染者临床特征和病毒学特征的联合分析。本研究针对2014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毒学特征进行联合分析,为医院有效筛查HIV-1亚型感染者,促进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HIV感染筛查的48302例门诊和住院患者检测资料,经初步筛查阳性,并经确证实验确认的HIV感染者113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利用本院的医院信息系统及实验室信息系统,匿名收集经确证实验确诊为HIV-1感染者的社会人口学信息、就诊科室、就诊原因、CD4+T细胞数与HIV病毒载量检测结果。收集临床检测剩余的血浆标本,提取血浆HIV-1基因组RNA的提取,利用巢式PCR方法进行HIV-1 po1基因区扩增,扩增病毒pol区的1.0-kb片段(HXB2:2253-3278 nts)。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对第二轮扩增产物进行鉴定,利用凝胶成像分析系统观察结果,将目的片段阳性的第二轮产物纯化后进行Sanger测序,返回的病毒序列通过拼接后,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及重组分析。数据首先录入Excel软件,进行初步的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不同科室就诊者的异常实验室指标分布及病毒基因型分布差异采用卡方检验,CD4+T细胞数的差异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13例新诊断的HIV感染者来自辽宁省14个城市及周边4省,就诊于34个科室,以皮肤科(38.9%)、急诊科(15.9%)、传染科(11.5%)及感染科(7.9%)最常见;88.5%为男性,57.5%年龄不足40岁;最常见就诊原因包括健康体检(23.0%)、发热乏力头痛(20.4%)及呼吸系统疾病(19.5%)等;常见异常临床指标包括血沉、心肌酶、CRP、血常规等;73例进行CD4+T细胞数测定者中,低于200个/μ 1者占67.1%;30例测定HIV病毒载量者中,高于5 lg拷贝/ml者占40.0%;97例获得HIV基因型者中,CRF01_AE占(78.4%),CRF07_BC占11.3%,B亚型占4.1%,88.7%毒株与我国男男同性性接触人群流行的三个进化簇同源。结论:医院确诊的HIV感染者就诊科室分布广、男性为主、年轻化、诊断时间晚,与男同人群密切相关,急需更积极有效的HIV筛查策略促进早期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抑郁症是人类的主要精神疾病。经颅直流电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调节大脑皮层神经元活动的技术。本研究利用经颅直流电刺激(t DCS)的方法治疗抑郁症大鼠,观察不同参数t D
中国陆相泥页岩储层现已成为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的重点和难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阜四段(E1F4)泥页岩孔隙结构类型复杂,且其复杂的孔隙结构空间使得泥页岩储层的测井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