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风险对冲的区域限制供水规则研究

来源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hasi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流域级水量统一调度工作的推进,调度内容从水库群调度更进一步地聚焦在各个用水户之间的用水协调和调度中,调度研究也从着眼于丰枯调节的时序尺度的调度推进到时序间优化与空间分配相结合的多维度综合性调度。以水利调度节点,如水库、控制断面等连接的供水系统中针对各个用水户的供水策略也将影响着整个供水系统的稳态。现阶段在实际的流域级供水调度系统中,调度节点除了水库群之外的还涉及了供水节点,如供水区间、供水河段、供水断面等。供水区间的供水调度规则的表述形式及其最优性条件是科学制定区域供水决策的理论基础。论文基于标准供水策略的调度结果对比分析,以及现有的关于两阶段模型最优表述形式的研究,从供水调度中上下游供水区间的隐性时序关系出发,建立了当前供水区间与下游构成的两阶段概念模型并进行了最优性条件分析,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区域供水规则奠定理论和方法基础。论文围绕在供水系统中基于空间对冲的河段供水规则表述形式及其参数优化求解这一核心,选取流域级供水系统中由各个水利枢纽、控制断面、控制水文站等调度节点划分并连接的连续供水河段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内容:(1)通过对流域中下游干流的供水调度进行模拟,分析了发生缺水破坏的时段及涉及缺水的河段。并通过对比分析基于需水折减策略的水量调度模拟结果和标准供水策略下的水量调度结果,总结了需水折减策略在实现流域内水资源调度公平性方面的作用。(2)提出了基于空间风险对冲的区域供水规则本质是以流域内较多频次的小型缺水来规避某一区域的深度缺水所带来的供水破坏风险。基于空间对冲理论提出了当前供水区间与下游供水区间构成的两阶段概念模型的一般表述形式及最优性条件,并考虑下游的区间来水影响,对概念模型进行了进一步扩展。(3)基于偏好性对冲启动条件,提出了考虑缺水破坏深度的河段空间对冲供水规则的一般表述形式,该空间对冲供水规则包括起始对冲点和终止对冲点两个待优参数,河段允许最大破坏深度作为启动对冲的边界条件亦在规则形式中予以体现,并通过对规则的变量处理,规避了需水变化过程对规则形式的影响,大大减少了待优化的决策变量个数;在长系列模拟优化的基础上,通过模拟优化模型得到了优化的不同河段的对冲起止点,分析了优化参数的合理性与规则的适用性。(4)以赣江中下游干流为例,进行了枯水年河段供水规则优化提取以及应用研究,通过与标准策略和需水折减策略的水量调度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空间对冲的河段供水规则可以通过适当范围内降低当前河段的供水满足度以提升下游易发生深度缺水破坏的河段的供水满足度,可以通过增大轻度的缺水的频次来减少供水系统内发生深度缺水破坏的频次。论文基于空间对冲思想,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协调上下游区域间用水需求的供水决策新方法,丰富了流域级供水系统的调度理论体系的,也为水资源调度管理的实践应用提供了科学方法及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心逐渐向中西部偏移,高填方路堤、高陡边坡、软弱地基等特殊路段越来越多,如何有效保障路基边坡稳定性或控制地基沉降为工程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
通辽地区镍铬矿产资源丰富,由此产生了较多的镍铬矿渣。由于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公路交通建设,可以将镍铬矿渣应用于其中,这不仅合理地处理了工业废渣,又为公路交通建设提供了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经济一体化系统的建构及国际主义风格的蔓延,我国传统文化在当今建筑语境下严重缺失,地域特色泯灭与文化遗失引发一系列的批判与思考,在展示空间装饰设计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国内生活用水需求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人类发展的瓶颈,合理利用水资源势在必行。用水问题的解决,需要对供水、用
CO2焊因具有高效低成本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但是CO2焊的焊接飞溅大、焊缝成型差这两大问题限制其进一步发展。本文采用磁控焊接的方法,将外加纵向磁场引入CO2焊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其轻质高强、耐腐蚀等特有的优势被逐渐应用于土木工程结构中。FRP(Fiberglass Reinforced Plastics)约束混凝土组合结构不仅能够解决FRP材料单独使用的屈
焊接空心球节点因其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受力合理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大型空间结构中。由于焊接空心球节点是通过焊缝将空心球与钢管连接起来,其焊接过程必将存留大量的残余
高桩框架码头是高桩码头的结构形式之一,其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具有整体性好,刚度大,适用于水位变化较大需要分层系缆的内河港口。高桩码头由于下部透空容易造成水气积聚,在
对于锚定式板桩墙,工程上亟需一种能够合理确定设计参数和塑性铰位置的双锚板桩墙设计方法,以打破传统设计方法仅适用于单锚板桩墙的局限性。已有学者对静荷载和动荷载作用下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近年来多次大地震调查中发现地震动对处于近断层影响区域内建筑结构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常伴随着由于倾斜断层的不对称分布引起的上下盘效应。震害研究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