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台德问题在20世纪30年代曾经成为欧洲外交舞台上一个热门的话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也曾经旧话重提,它不仅关乎苏台德德意志人的命运,也曾成为影响西欧和平的重要因素。然而此问题长期以来未受到国内学术界应有的重视。本文试图以苏台德问题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为脉络,探讨纳粹德国对苏台德德意志人的政策,以及在此过程中各大国对此问题的态度。除绪论与结语外,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苏台德问题的起源,以及纳粹上台前,苏台德德意志人与捷克人之间的关系。1918年后,苏台德区正式并入捷克斯洛伐克,成为其境内最大的少数民族,不甘屈辱的德意志人从心理上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两民族间的矛盾就此产生。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探讨了捷克斯洛伐克对苏台德德意志人的民族政策,从而为经济危机期间,两民族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埋下了伏笔。第二章主要关注苏台德德意志人党的产生及其与德国纳粹党的关系问题。经济危机爆发后,经济上严重依赖国外市场的苏台德区日益陷入困境,捷克斯洛伐克在就业问题上带有民族保护色彩的做法,使两民族间的矛盾一发不可收拾。此时,苏台德德意志人党应运而生,成为苏台德德意志人谋求独立的代表与支柱。关于此党的性质问题,史学界长期存在分歧。本文从相关史料入手,通过对苏台德德意志人党产生、发展的研究,论证其在1937年前的独立性,通过追踪其党内长期存在的斗争,分析其最终失败的原因。第三章主要论述《卡尔斯巴德纲领》的出台与纳粹全面吞并苏台德地区。苏台德德意志人党的投诚为纳粹侵捷提供了有利的工具。在希特勒的指示下,汉莱因以《卡尔斯巴德纲领》为基础,不断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提出使其无法满足的要求,利用英法等国“不要战争要和平”的心态,向捷克斯洛伐克施压。最终在英法的纵容下,希特勒全面吞并了苏台德地区。第四章主要论述二战后苏台德德意志人被迫迁徙的血泪史。纳粹战败后,重组的捷克政府出于对安全因素的考虑,决定对其境内的德意志人进行驱逐。此政策经四大国协商,于1945年波斯坦公告后正式实施。出于对纳粹暴行及其德意志化政策的愤恨,驱逐过程中,捷克人虐待甚至屠杀德意志人的事件时有发生,为此苏台德德意志人流离失所,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文章最后,对苏台德德意志人为何会有如此遭遇作了简要论述,并以此为缩影,阐述了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对整个境外德意志人政策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对由苏台德问题所引发的关于民族关系的思考和启示做了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