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巩乃斯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aoxin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底栖动物是生活在富含有机质水体底部的水生无脊椎动物类群,其数量庞大,分布广泛有着丰富的分类单元,是河流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底栖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同时也在河流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运输、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起着十分关键性的作用。本论文针对研究和保护天然河流生态系统的现实需要,探究新疆巩乃斯河上游河段的生态状况,先后在2018年10月(枯水期)和2019年6月(丰水期)开展野外实验,定点测量环境因子数据和采集大型底栖动物样本。通过对比分析两个时期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组成、功能摄食类群和生活型分类的差异,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且根据大型底栖动物生物指数判断巩乃斯河的健康状况。本研究成果不但可以为巩乃斯河生态保护和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后续,而且可以补充伊犁河水系生态研究成果,对伊犁河相关研究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河段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40种,隶属3门4纲8目27科,主要以水生昆虫(Insecta)为主,枯水期每个样点平均有19种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1281±548 ind·m-2;丰水期每个样点平均有24种大型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2300±585 ind·m-2,整体来看枯水期时各个采样点的大型底栖动物密度都低于丰水期。直突摇蚊亚科(Orthocladiinae spp.)、长跗摇蚊族(Tanytansini sp.)、四节蜉属(Baeits sp.)、亚美蜉属(Ameletus sp.)和Cheilotrichia sp.是研究河段的优势类群。经过对巩乃斯河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丰物种富度和多样性等指标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丰水期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物种丰富度都显著高于枯水期(P<0.05),但是两个时期大型底栖动物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经过对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大型底栖动物进行功能摄食类群分类,发现巩乃斯河研究河段的功能摄食类群结构完整,包含收集者、捕食者、撕食者、刮食者和滤食者5种类型。收集者在两个时期占比都是最大的,枯水期的相对丰度为40.21%,丰水期的相对丰度分别为73.01%;按照生活型类型对两个时期的大型底栖动物分类的结果显示,巩乃斯河大型底栖动物有固着型、穴居型、攀爬型、游泳型和蔓生型5种类型。枯水期时固着型动物相对丰度最大为43.20%,丰水期时蔓生型动物相对丰度最大为57.53%。(3)巩乃斯河枯水期和丰水期的环境因子存在显著的差异,流速和水温枯水期显著低于丰水期(P<0.01),溶解氧、电导率、总固体溶解度和p H表现为枯水期显著高于丰水期(P<0.01)。河流中环境因子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大型底栖动物的组成和分布,因此对两个时期大型底栖动物的物种组成和环境因子之间进行典范对应分析,发现在枯水期对大型底栖动物分布起主导作用环境因子是p H、水温和溶解氧,而水温、电导率和总固体溶解度是丰水期影响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可见水温是影响巩乃斯河不同时期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变化的关键环境因子。(4)巩乃斯河上游河段整体健康水平处于比较良好的状态。对评价指数综合分析发现,在所有样点中水质状况为“亚健康”的样点占42.59%;其次为“健康”状态,占比37.96%。Margalef指数和ASPT指数评价结果的灵敏度上较差,不适合巩乃斯河上游河段的生物学评价,因此本研究认为,Shannon-Weiner指数和、Pielou指数、BI指数、和BMWP指数比较适合该地区水质生物学评价。
其他文献
大脑皮层的发育经历神经前体细胞增殖,极化,有丝分裂后神经元的正常迁移和准确定位,新生神经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迁移和定位,对大脑的正常发育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在脑发育过程中出现紊乱,会导致自闭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等一系列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因此,研究大脑发育的生理过程和相关机制,对于我们在临床上解决相关的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是一类调节人体多种生理活
植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在整个生物圈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具有固着生长的特性,植物需要应对复杂多变的环境,其中包括不利于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胁迫环境。胁迫因素包括以下两大类:其一为生物胁迫,包含病原体感染和食草动物摄食等;其二为非生物胁迫,包含干旱、高温、寒冷、营养缺乏、盐碱及土壤中铝、砷、镉等重金属污染等。干旱胁迫是一种普遍的非生物胁迫,严重制约了植物的生长。植物通过气孔改变水分蒸发速率从而
生物体一直处在外界环境因子和自身代谢活动产生的活性氧(ROS)环境中,当细胞内的活性氧含量超过自身的清除速度时,就会形成氧化应激,造成蛋白质、脂质及DNA损伤,但作为遗传物质的DNA的损伤最为致命。DNA的4种碱基中鸟嘌呤的氧化还原电势最低,最易被氧化成8-oxo G,可通过OGG1起始的碱基切除修复途径来修复损伤。虽然鸟嘌呤极易被氧化,但脊椎动物启动子区72%的基因都是富含GC的。近年来越来越多
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因其独特的性质在疾病治疗、再生医学、发育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尽管干细胞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已久,但干细胞治疗仍然面临着细胞数量不足、体外培养易于分化等问题,影响干细胞的临床应用。鉴于目前利用添加条件培养基、血清替代物、生长因子等培养方法存在成分不明、性质不稳定、价格高昂等问题,有必要筛选价格低廉、性质稳定的小分子化合物以维持干细胞的多潜能性。O
表型可塑性反映了植物对环境的适应。降雨格局变化和播种时间的差异影响着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L.)和虎尾草(Chloris virgata Sw.)为两种常见的一年生草原先锋植物,其表型特征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本研究通过对4个播期(2019的5月30日,6月24日,7月19日和8月13日和2020年的5月10日,6月10日,7月10日和8月10日)下3个降雨量(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干旱已成为普遍存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干旱对植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会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代谢和生长发育过程,也会降低植物的养分吸收进而间接改变植物形态特征。其中,光合作用是植物最重要的生理过程之一,植物按照光合途径的不同可分为C3植物和C4植物。目前对干旱-复水过程中,不同光合类型植物的光合生理响应与其形态特征响应间关系的认知仍然较为匮乏,并且大多数研究涉
本文研究具有音速边界的一维半导体流体动力学模型的亚音速稳态解的适定性分析,其中包括亚音速解的存在性,唯一性以及最优正则性分析.以往的常规的Euler-Poisson方程,其中动量松弛时间τ是常数,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假定τ=τ(n),也就是动量松弛时间是一个与电子密度有关的函数且满足一定的条件.文章在该条件下对一维半导体流体动力学模型的亚音速解进行研究.我们先利用原方程的非退化方程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利
本文考虑高维双极半导体流体动力学模型的Cauchy问题.在Besov空间框架下,利用Littlewood-Paley分解和能量估计,我们证明了古典解的整体适定性和指数稳定性.此外,我们得到了二维和三维空间中速度旋度的指数稳定性.首先,我们介绍近年来半导体流体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在预备知识中我们介绍Littlewood-Paley分解理论和Besov空间的定义及性质.接下来,我们将双极半导体流体动
吐鲁番作为我国葡萄干制品大城,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良的品种,其生产的葡萄干制品一直备受人们推崇,许多葡萄干制品甚至远销海内外各个国家。为了更好的迎合市场,提高吐鲁番葡萄干制品的市场竞争力和产品品质,我们通过对吐鲁番葡萄干的原材料和加工工艺进行分析研究,得出高品质的葡萄干所依赖的是更高级的加工工艺。在传统葡萄干制品的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吐鲁番将传统与现代结合,又诞生一批新式的葡萄干制作流水线,本文
Galectin-13(Gal-13,胎盘蛋白13)基因仅存在于灵长类动物中,Gal-13主要在胎盘的合胞体滋养层表达,Gal-13可被分泌到血液中或者胎盘的其他部位。在人体怀孕早期,Gal-13的低水平表达可能会导致先兆子痫。本论文选取了来自玻利维亚灰鼠猴(Saimiri boliviensis boliviensis)的Gal-13(s Gal-13)作为研究目标,对其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