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onis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农村信用社成立60多年来,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响应国家号召,立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服务于农村经济,有效的刺激了农村经济的增长。然而,由于农村信用社主要扎根于农村,服务质量差、管理水平低,再加上对地方政府依赖性强的特性,导致在改革进程中问题层出不穷。比如,农村信用社发展过程中脱离合作制性质、产权结构不清晰,经营模式单一等。近年来,中央政府多次强调加强对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整体规划,继2007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意见》以来,又多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扩大农村信用社发展空间。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改革后的农村信用社在机构建设、内部协调及管理上并没有形成自己的配套体系,在如今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为什么农村信用社改革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有效途径?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斯曾说“历史总是至关重要的,它的重要性不仅仅由于我们可以从过去吸取经验,而且还因为现在和未来是通过一个社会制度的连贯性与过去连接起来。今天和明天的决定是由过去确定的。”随着国家对农业经济的支持,我国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在其改革道路上一直备受关注。但回顾农村信用社发展历程,从最初的坚持合作制原则,到现在向农村商业银行的转型;从服务于机构内部人员到为不同社会阶层提供金融服务;从一个资金互助组织发展到现在无异于银行的盈利性金融机构。为什么农村信用社一直走在改革的道路上?因此,本文侧重从农村信用社制度变迁的历史出发,在构建制度变迁和合作金融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立足于国内外对农村金融的研究,对我国农村信用社历次制度变迁进程以及现状进行概括总结,然后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给予农村信用社制度结构和效率的评价。本文的特色内容在于将对农村信用社结构与效率的分析置于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并且引入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改革成效的案例,总结出我国农村信用社历次制度变迁虽然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性,但仍然存在很多制度缺陷。本文将农村信用社历次制度变迁的问题归结于政府在制度变迁中的主导作用,而且制度变迁背后还隐藏着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信社内部人员和社员四大利益主体的相互作用,加上农村信用社自身制度缺陷。另外,文章最后试图对农村信用社今后改革发展提出适当的建议,供今后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参考。
其他文献
近几年“阳光私募”异军突起,快速发展壮大,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一种重要的新型投资工具。从目前的国内的研究来看,重点是对私募股权基金的研究,而对私募证券基金的研究较少,还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即首次公开募股,也称首次公开发行,是指股份有限公司首次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出售其股份。而IPO注册制是指首次公开募股的公司按照相关法律、法规
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为企业的商务活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市场竞争越演越烈。怎样加强企业自身在市场的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综合能力,是目前我国企业普遍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动过缓的常见因素。方法:把心动过缓的血液透析患者,在开始血液透析前进行床边心电图检查,抽静脉血检测血清钾等;透析过程进行心电监护,观
中国经济结束了30年的高速增长后,近年来增长速度持续放缓。国家高层领导和经济界学者普遍认为我国进入了缓慢增长的经济新常态时期,即经济转型的换挡期。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摘要] 县域主导产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了县域主导产业的形成、成长和演替过程,揭示了县域主导产业的阶段发展规律,在正确认识东中西部县域主导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政府支持主导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途径。  [关键词] 县域经济主导产业产业转移产业集聚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的地域范围内,依托县城和中心镇,以市场为导向,以非农经济为主导,通过县级政府调控,优化配置资源,协
分布式接入和集中式接入本身也在风电井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有效地分析两种接入方式,并有效地研究风电接入对之后电网继电保护产生的影响。
目前高中主要还是推行“应试教育”,教师和学生都将目标放在了高考上,一切学习都以高考为目的。但是这种方式看似是保住了学生的一片光明前程,实则是阻碍了学生的长久发展。有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