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CCO2及LCC评价的绿色建筑技术策划研究——以湖北省绿色住宅建筑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i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的开发过度与建设行为导致了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暖,而建筑是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预计2020年城市化将超过60%,高速发展的城市化,给人类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自2008年以来,绿色建筑成为建筑业节能减碳、减少环境污染的发展方向,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中国幅员辽阔,不同气候带对绿色技术的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关于绿色技术全生命周期性能相关研究还不充分,造成公众及开发商对绿色建筑认识存在很多误区,影响了绿色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有效选用。基于以上背景,本文对绿色技术的LCCO2及LCC进行量化计算,以湖北省绿色居住建筑为例,研究绿色住宅建筑在策划阶段对绿色技术的有效选取问题。  本文通过对湖北省已获得评价标识的35个住宅小区的资料进行收集:(1)整理资料,得到湖北省绿色住宅建筑常用的绿色技术;(2)根据《绿色建筑标价标准》(GB50378-2014)筛选出的与碳排放有关的绿色节能技术,为后文的计算与验证提供研究对象;(3)分析各项绿色技术的全生命周期性能:LCCO2(全生命周期碳排放)、LCC(全生命周期成本);(4)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项绿色技术基于LCCO2及LCC的评价权重,结合全生命周期性能计算各项绿色技术的碳费重值(W*T/C),得到优先度排序;(5)通过实际案例验证绿色技术在建筑策划阶段选取的优先度排序正确性与适用性。  研究结果表明:基于LCCO2及LCC的评价基础,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到节能、节材、节水、节地与室外环境、室内环境的权重值分别为:0.4592、0.2498、0.0024、0.0948、0.0838;通过计算各项绿色技术的碳费重值(W*T/C),得到湖北省绿色住宅建筑采用的绿色技术优化排序为:被动技术优先,节材等技术次之,最后以主动技术优化。通过此项研究分析,指导设计者在策划阶段有针对性的选取绿色技术,达到减少碳排,保护环境的作用。
其他文献
近些年城市轨道交通如火如荼建设,其影响下的城市中心区更新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亚洲发达地区是世界上公认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功地区,也给当地城市中心区更新带来许多
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越来越深入,城市交通复杂地带的交通压力日益增加,空间复杂程度加剧,与之相关的城市公共空间面临巨大挑战。此类公共空间与市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中国的很多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的发展,农村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教育工作为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基本手段得到全社会的重视。   农村小学建设是普及教育工作的重点部分,是完善农村相关文化
学位
近代以来,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伴随着巨大的经济效应,同时造成了城市空间的聚集,由此产生了一批经济发展迅速、功能布局逐渐合理、空间结构相对集中的聚集型城市。面对这类城市的不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建筑业的能源消耗占到了全部能源消耗的1/3以上。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推动建筑节能,妥善应对气候
随着我国城市的高速扩张,城市街道的质量不断下降,街道景观也在不断恶化。许多临街建筑在建成后不久,立面就被种类繁多的广告牌、横幅、临时雨篷、空调机位等遮挡,造成了类似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医人数的增加,综合医院的声环境普遍存在噪声超标等现象。但是长期以来,这一问题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而且由于缺少系统详实的声环境调研资料,使
随着武汉走向超级城市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必将涌入这所城市,有限的土地上如何适应更高密度的人口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事情。如今汉正街正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新一轮的开发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