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实务界,资本结构相关决策都是现代企业财务决策中至关重要的,尤其是自MM理论被提出以来,资本结构的相关研究更是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在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因素中管理者心理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理论认为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价值最大化,而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必须确立目标资本结构,这需要公司权衡财务困境成本与节税的收益,但是目标资本结构并不是保持不变的,从而导致实际资本结构与其偏离。公司考虑资本成本的降低,有动机去调整资本结构以缩小偏离程度,但由于调整成本的普遍存在使这种调整大部分是部分调整,而公司实际资本结构向目标资本结构靠拢的调整速度可以侧面反映调整成本的大小。因此,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根据该理论构建动态模型,以此来探究企业调整速度快慢的影响因素。但以往国内外的研究大多考虑企业自身特征、宏观环境等因素,而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产权性质和企业资本结构的实际偏离方向对调整速度影响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还不足。基于此,本文结合我国的制度背景,从调整速度和调整速度非对称性两方面来探讨管理者过度自信、产权性质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关系。本文借鉴了以往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以2013年至2016年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数据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动态调整模型,分别实证检验高管过度自信和产权性质对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高管过度自信和产权性质的交互影响,最后提出相关意见。本文的研究内容总体包含如下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包括本文的研究背景、理论和实际意义,简要介绍本文框架和主要内容,并阐述可能的创新点。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包括对企业特征、管理者过度自信、产权性质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研究的梳理,然后进行文献评述。第三部分是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首先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然后阐述相关理论,最后提出文章假设。第四部分是研究设计。主要介绍样本数据选择和处理,并对选择模型中的变量进行定义,重点阐述了实证模型的设计。第五部分是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主要利用样本公司数据进行多种实证检验,并用结果佐证假设的正确性。第六章为研究结论、研究建议及局限性。本文的创新与主要贡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本文同时引入管理者过度自信和产权性质两因素,研究其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关系。管理者非理性和动态调整的研究在我国都是新兴领域,现有文献将其与我国发展中的资本市场现状相结合展开讨论的数量不多,本文同时考虑了两因素的交互作用,拓展了研究的外延。第二,本文从调整速度和非对称性两个维度衡量动态调整,而现有文献多从调整速度和偏离度进行研究,本文对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有所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