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是以中医证候积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为观察指标,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评价胡东樵治失眠方治疗心火亢盛型失眠的临床疗效,为失眠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就诊于石家庄市中医院心病三病科门诊的心火亢盛型失眠患者共64例(脱落2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同时根据就诊前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1例,给予艾司唑仑片每日1mg,睡前服用;治疗组31例,给予艾司唑仑片每日1mg,睡前服用,同时加用胡东樵治失眠方(莲子15g、莲子心9g、山栀子15g、竹叶6g 、竹茹6g、连翘15g、麦冬15g、百合15g、生地9g、甘草6g),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每次约200ml,共观察4周为1疗程。对比治疗前后PSQI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及各单项症状评分。
经过4周的临床观察,最终结果显示:①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疗效对比: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93.55%;对照组分别为67.74%、58.06%,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中医症候总积分及各项症状积分对比: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及各项证候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8天后,两组中医症候总积分及各项证候积分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总积分及单项症状积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SQI积分对比:治疗前后对两组PSQI积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均较前改善。同时对治疗后两组PSQI积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通过4周的临床观察,我们初步得出:①胡东樵治失眠方联合艾司唑仑片在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疗效上优于单纯西药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②胡东樵治失眠方联合艾司唑仑片相比于单纯西药更能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如不寐、五心烦热及口舌生疮,体现了中医在改善人体体质方面的优势。
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就诊于石家庄市中医院心病三病科门诊的心火亢盛型失眠患者共64例(脱落2例)。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同时根据就诊前后顺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1例,给予艾司唑仑片每日1mg,睡前服用;治疗组31例,给予艾司唑仑片每日1mg,睡前服用,同时加用胡东樵治失眠方(莲子15g、莲子心9g、山栀子15g、竹叶6g 、竹茹6g、连翘15g、麦冬15g、百合15g、生地9g、甘草6g),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每次约200ml,共观察4周为1疗程。对比治疗前后PSQI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及各单项症状评分。
经过4周的临床观察,最终结果显示:①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疗效对比: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32%、93.55%;对照组分别为67.74%、58.06%,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中医症候总积分及各项症状积分对比: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及各项证候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8天后,两组中医症候总积分及各项证候积分均较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总积分及单项症状积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SQI积分对比:治疗前后对两组PSQI积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均较前改善。同时对治疗后两组PSQI积分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通过4周的临床观察,我们初步得出:①胡东樵治失眠方联合艾司唑仑片在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疗效上优于单纯西药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②胡东樵治失眠方联合艾司唑仑片相比于单纯西药更能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如不寐、五心烦热及口舌生疮,体现了中医在改善人体体质方面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