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明显偏低,大部分农村劳动力很少接受专业培训,无法达到企业要求的专业技术水平,阻碍了农民工的增收和城市化的进程。劳动力培训能够有效缓解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就业压力,因此探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劳动力就业培训方式极为重要。本文利用来自全国五省的大样本问卷调查数据,对我国进城务工农民的劳动力就业培训情况进行分析。通过描述性分析对农民工的地域特征、个人特征、进城务工情况和劳动力就业培训情况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首先运用双重倍差法(DID)验证是否参加劳动力就业培训对农民工增收的影响作用。然后运用OLS方法,借助扩展的Mincer工资方程探究培训相关因素(培训时间、提供培训的主体、是否获取证书等)对农村劳动力迁出地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效果的影响。由以上分析得到结论,劳动力就业培训对农民工增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民工个体的性别特征、年龄特征会对培训的效果产生影响,培训周期、培训主体、是否获取证书等相关培训因素也对培训的效果有不同影响。通过讨论和总结,结合中国目前劳动力就业培训的现状,得出的相关启示是:政府应当加大劳动力就业培训的投入,保障培训机制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培训内容应根据农民工的性别、年龄特征设置趋于合理化、个性化;结合农民工的职业发展规划,适当增长培训的周期;在重视农民工进城务工前的迁出地培训的前提下,加强转移后的劳动力就业培训建设;转移后的在职培训应重视农民工劳动力就业培训结果的认证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