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研究——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的再认识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XS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治理被视为基金行业发展的基本保障,基金公司高效、合规的管理与操作能够大大提高市场的稳定和公平,增强投资者信心、促进行业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我国基金行业规范发展的历史虽然很短,但是在基金治理方面的建设发展很快,建立了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不过随着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基金治理中不断产生的新问题,有时候甚至是一些丑闻不是见诸于报端,给行业的健康、持续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现实中需要对我国的基金治理进行系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为建立科学、合理的基金治理结构提供支持就变得非常有意义。 本文研究就是以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委托代理理论为主线,系统地研究分析证券投资基金中委托代理链条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内部人控制等若问题,在分析这些问题在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中具体表现后,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针对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和内部人控制的问题,我们采用建立基金管理人激励约束机制的角度,提出基金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的机制与结构。继而形成我国目前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结构完善的建议。 本文结构共包括七个章节,除第一章导论之外,其余六个章节的内容安排如下: 第二章是综述部分,从理论文献和发达国家基金治理的实践两个角度来总结和归纳目前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的成果。对于我国目前的基金治理而言,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基金治理实践具有很强的参考和借鉴意义。如何结合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和建立适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的治理结构是所有相关人士关注的问题。 第三章主要介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中国证券投资基金行业的规范发展虽然历史很短,但是发展的速度很快,无论在基金管理公司、基金只数、基金管理资产的规模等都获得了高速的扩张。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初步建立起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的体制,有效的促进了基金投资者对基金行业的信任和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然而,正是由于历史较短,基金行业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还不完善,造成了基金治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本章在简要回顾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历史的基础上,通过描述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的现状,在比较国际发达国家基金治理的基础上,发现我国基金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指出证券投资基金的管理人和投资人之间通常被认为存在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对投资基金的治理结构问题的理论研究也应该采用经济学的委托一代理理论来进行。由于委托代理关系中信息不对,导致基金治理中基金经理人与基金持有人、基金托管人等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目标不同,进而产生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内部人控制等问题。论文在结合我国特殊因素基础上,具体分析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的根本问题,即基金治理中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内部人控制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中国的具体表现等。 第五章和第六章从基金管理人约束激励机制的角度建立基金内外部治理结构,其中第五章主要论述基金内部治理结构,第六章是外部治理结构。论文针对第四章中提出的我国基金治理结构与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基金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一是以基金管理人为核心,从激励相容的角度出发,完善内部治理机制。二是做为配套改革,从改进基金市场结构、准确定位政府角色和推进行业自律三个方面完善外部治理机制。 第七章研究基金管理人内部人控制问题的防范与治理。针对第四章中分析内部人控制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治理中产生的原因和表现出的各种形式,本章从内部治理、外部治理、管理费分成和引入公司型基金的角度探讨解决内部人控制的问题。对于建立科学、合理的基金治理结构提出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介绍了采用电化学机械复合加工工艺对滚动轴承滚道进行光整加工的原理、实施方案和工艺效果 ,为回转面的光整加工找到了一种有效的工艺方法。
企业成长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新发展,其中企业内生性成长理论认为企业是异质的,企业成长的动力来源于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这些资源和能力是一个包括企业家能力在内的含糊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