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临海工业的产业选择与布局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y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海工业由于依托着港口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生产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已成为拥有海岸线的国家发展工业的主要形式和成功之路。北部湾(广西)经济区虽然拥有优越的区位、岸线、港口资源,但其临海工业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为促进广西经济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其岸线资源,积极发展临海工业,从而带动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临海工业发展的理论,探讨北部湾经济区临海工业发展的对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论文以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和产业布局理论为基础,对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临海工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目前临海工业发展中存在产业结构不理想、主导产业不明、产业链过短、产业布局趋同等问题。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按照比较优势、市场潜力、产业关联、技术进步等六大原则,构建了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体系。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确定现阶段北部湾(广西)经济区临海工业的主导产业为金属制品业、石化、食品加工、机械、造纸、冶金、能源、高新技术八大产业。结合北部湾四市各自的优势,确定南宁的产业发展重点为铝加工及机械制造业、食品工业、高新技术产,北海为高新技术产业、食品加工业,钦州为石化、能源、造纸、冶金、金属制品业,防城港为机械、修造船业、电力、粮油加工业。根据城市空间布局及产业布局现状,提出“一核-三点-一带”的产业空间布局模式,主张打造一个以南宁为区域核心城市,北(海)、钦(州)、防(城港)为次级增长中心,以主要交通干道为轴线,主骨架形如“人”字形的临海工业带。并针对各市提出了详细的布局方案。最后,文章从产业政策、招商引资、产业发展软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发展北部湾临海工业的九条策略与措施。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金融业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并购重组浪潮。银行作为金融业的重要部门和载体机构,其并购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且并购数量日益增多,涉及金额越来越大。银行
为了探求玉米(Zea mays)光合作用和生长对重复干旱的响应机制,采用盆栽试验,分别测定了不同程度土壤干旱处理3周时、随后复水1周时以及再次不同程度干旱处理3周时玉米幼苗光合
大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的必然结果,也是当今世界城市化发展的大趋势。拥有现代化大城市数量的多少,己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
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以惊人的速度迅猛扩张,以其拥有绝对的资金、技术以及管理优势,获得高额的垄断利益,成为经济一体化的强大推动力量。不容置疑,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生产、技术转移均对东道国产生了促进经济发展以及提升产业结构的积极作用,对于我国的影响同样如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吸引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从1979年的几亿美元增长到了2005年的600多亿美元,同时不断带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