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茶树花黄酮在不同茶树品种花中的含量及其提取分离工艺进行了研究,利用响应面实验设计,确定出茶树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从四种不同树脂中筛选出纯化效果最佳的大孔吸附树脂和建立最适分离方法;采用UPLC/MS对不同品种茶树花中的黄酮苷组分进行检测与定量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茶树花总黄酮的醇提工艺结果为:提取时间(A)为112min,乙醇体积分数(B)为78%,液料比(C)为54mL/g,提取温度(D)为75℃;拟合的回归方程为:总黄酮的得率=7.06+0.15A+0.26B+0.25C+0.24D+ 0.35AB+0.17AD+0.46BC+0.20BD-0.36A2-0.56B2-0.52C2-0.58D2(R2=96.93%),表明方程拟合程度好,预测值为7.22mg/g。对最佳工艺条件进行验证,黄酮的得率为7.09 mg/g,建立的优化提取条件可信。2.在静态吸附实验基础上,在AB-8、D-101、DM-301、DA-201四种大孔树脂中筛选出AB-8纯化茶树花黄酮的效果最佳,吸附量为I29.96mg/g,解析率为96.45%,回收率为69.20%;动态吸附实验确定了 AB-8树脂的最适分离条件:当AB-8的柱体积为(15mm*12Omm)时,上样液的浓度为1.8Omg/mL,吸附时间为1h,洗脱剂(乙醇)的浓度为75%,洗脱流速为1.5mL/min。3.利用UPLC-MS检测出了五个茶树花品种中12种黄酮苷,通过比较不同品种茶树花中黄酮苷的组分含量,发现黄叶早茶树花中Kae-glc-rha-gal和Kae-glc-rha-glc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Myr-glc在福建水仙茶树花中的含量比其他品种中高出近4倍,而其Myr-gal的含量却只有其他品种的五分之一;政和大白茶的黄酮苷总量是五个品种中最低的;尽管各黄酮苷组分在不同品种中的含量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但所有品种的茶树花均表现为山奈酚苷>槲皮素苷>杨梅素苷,且主要以三糖基黄酮苷的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