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温度对粉煤灰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min6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粉煤灰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提高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抗氯离子渗透以及抗碱骨料反应的性能,降低混凝土水化热的产生,减少因温差而开裂的危险,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果。徐变作为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性能,可引起预应力损失,使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变形增大,是粉煤灰能否应用于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争论焦点。因此,粉煤灰混凝土的徐变性能研究也就成了众多学者的研究重点。蒸汽养护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缩短养护时间,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工程。常温下的粉煤灰二次水化反应活性较低,而高温条件可以提高粉煤灰活性,促进其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2的反应,结果必然影响水化产物的数量及微观结构,进而影响粉煤灰混凝土的徐变性能。为分析养护温度对粉煤灰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在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为(60±5)%的环境下,测试经过20℃、50℃和90℃常压蒸汽养护粉煤灰混凝土的徐变度。混凝土的水胶比为0.33,粉煤灰等质量替代水泥为20%和40%,加载时尽量保持各组混凝土强度接近,其值为(48.0±2.0)MPa,荷载应力水平为33%。结合体系非蒸发水数量、净浆试件的孔隙率与孔径分布、水化产物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图像和X射线衍射分析(X-ray diffraction,XRD)剖析了不同养护温度对粉煤灰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同强度加载及孔结构基本一致条件下,养护温度对粉煤灰混凝土徐变的影响因素主要体现在水化产物C-S-H凝胶数量及其微观结构状态。粉煤灰掺量为20%时,20℃和50℃温度下混凝土徐变规律差异小,徐变度比较接近;而90℃养护条件下,体系的C-S-H凝胶数量明显增加,但水化产物中可能生成部分托贝莫来石微晶抑制混凝土徐变,使得徐变度明显减小,其360 d的徐变度为基准组混凝土的87.1%。粉煤灰掺量为40%时,与20℃的常温养护相比,50℃的养护条件造成体系C-S-H凝胶数量明显增多,水化产物中未发现托贝莫来石微晶生成,混凝土徐变增大,其360 d的徐变度为基准组混凝土的119.5%。
其他文献
桩基础以其承载力高和沉降小的独特优势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区,比如海塔、核电厂、高层建筑以及大坝桥梁等。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由于人为因素或现场地质条件的原因,会造成基桩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作为地震工程发展的一种趋势,其基本思想将逐渐进入设计标准并应用于实际工程的设计。基于性能的地震工程理论是以概率可靠度理论为基础的,但当获得的地震
三峡成库后,三峡水库(Three Gorges Reservoir)长江干、支流水系水文情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天然河流系统物质、能量输移、传递的连续性、脉动性被打破,并迫使生源要素(碳、
钢筋混凝土框支架作为工业设备支架或平台支架,是一种常见的结构形式,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冶金、电力、机械、港口等领域。很多这类结构由于结构构件损伤,或由于使用荷载的变化
强夯法处理地基施工工艺简单,适用土质范围广,效果显著,成本费用低。但其产生的振动波会对周围结构建筑物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因而有必要对强夯所引起的振动波传播特性、振动
由于钢混组合结构能很好的发挥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势,具有出色的力学性能,在实际工程中已被广泛运用于大跨桥梁结构。钢混组合结构中的剪力连接件作为两种性能各异材料
地铁开挖引起的地层变形与应力释放必然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扰动,由于城市环境的复杂性,特别是北京以立交环路为主要地面交通形式的城市中,地铁施工将会不可避免的穿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产问题和人为爆炸事故不断增多,加之近年来一系列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的发生,使得建筑结构的抗爆设防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当前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公共交通、工业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得到了高速发展,弹性地基板得到了建筑业的广泛重视,如高速公路的混凝土路面、飞机跑道、大型结构物中的基础、建筑物
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地震作用后,结构屈服后其变形增加急剧,而承载力提高有限,二次刚度接近于零,该阶段结构损伤快,残余塑性变形大,震后修复困难。因此,结构震后的可修复性越来越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