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的景观生态学方法初探——以成都市城市非建设用地为例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wz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属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西南山地城镇生态化规划建设与管理” 本文主要探讨景观生态学方法如何应用于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 城市非建设用地,顾名思义,属于城市土地的一部分。文中认为城市非建设用地的界定可以从三个层次来阐述:①从功能上讲城市非建设用地应该包括城市发展区域内由于地质等条件造成的不可建设用地以及为城市提供必要生态服务功能的可建设用地。②从用地分类上讲,非建设用地应包括城市发展区域内的农田、林地、山地、水面及城市范围中的公园、绿地和风景区等。③从建设时序上来讲,非建设用地包括城市范围内永远保留的不应建设用地,以及那些已经建设而从整个区域环境中研究得出的应该还原作为非建设用地的用地。在城市整体区域中,城市非建设用地为城市提供了必要的生态服务和休闲娱乐场地,是城市的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 景观生态学是70年代以后蓬勃发展起来的跨地理学和生态学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具有综合性和宏观区域性的特色。对城市非建设用地的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是对其土地利用规划研究最直接的一面。本文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利用其相关方法对城市非建设用地进行分析探讨,尝试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寻求协调城市建设用地与城市非建设用地关系的一种普遍适用性方法。 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是阐述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范围、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相关研究对城市非建设用地进行了界定,并阐述其功能与价值。本部分对景观生态学及其研究内容、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说明了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研究城市非建设用地的意义。 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主要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城市非建设用地景观结构,景观动态变化和景观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并对城市非建设用地中的几个重要组成元素景观尺度适宜值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城市非建设用地景观生态规划的原则和常用方法。 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以成都市非建设用地规划为例,详细阐述景观生态学在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中的具体应用及规划的方法和步骤。并对方法进行梳理,总结对城市非建设用地景观生态规划有益的建议。
其他文献
能源问题如今成为人类发展不可回避的全球性问题,节约能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的共识。针对我国绝大部分既有建筑都是高能耗建筑的现状,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是我国
本文以建筑绿化技术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建筑学、生态学、环境学、植物学、美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阐述了建筑绿化技术的概念、功能、形式、发展方向等内容;通过对国内外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严重不足,节约土地成为我国城市化的必然选择。2004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即“节能、节地、节
随着当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景区内的风景环境面临大规模开发建设,环境保护受到重大挑战。设计好风景环境中的建筑,做到风景建筑与风景环境的和谐共
当前,湖南省城镇化已进入新型城镇化阶段,《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当中明确提出,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城镇规模结构,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同时强调,新
在二十一世纪城市发展的趋势下,文化产业的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城市文化建筑又是城市文化和地域传统的载体,在城市经济转型和文化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国内社会经济
城市非建设用地是城市生态健康与安全的基础,具有生态服务功能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建设用地的服务功能。单一关注任何一种功能,将会导致规划管理失控,城市生态网络的生态服
时至今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园林景观行业经历了几近十年的快速成长期,与此同时众多年轻学者的海外学成归来以及大批从业设计师的逐步成长,景观设计行业将由现在懵懂的年
本文提出从非物质文化角度探索芜湖古城的复兴之路这一研究课题。以期望通过新的设计出发点和思路,在芜湖古城的保护与改造中延续城市特色、恢复古城活力。 文章分别对历史
城市家具是城市人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公共环境服务设施,它与城市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重要地位也日益凸现。在国外,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对“城市家具”的设计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