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消费者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府环保法规约束力度的加大等原因导致传统的正向供应链正演变为闭环供应链。制造商、零售商、第三方回收商及消费者均为闭环供应链的主要成员,而政府作为闭环供应链系统外部的行为主体,对闭环供应链的引导措施能够影响链上成员的行为。
闭环供应链的产生带来一系列管理新问题。闭环供应链成员如何分配利润,如何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多个制造商、零售商和消费者构成的闭环供应链如何进行网络均衡分析?为回答这些问题,本文运用博弈论、报童模型、委托代理理论、最优化方法、广义随机Petri网、变分不等式等方法研究了闭环供应链的利润分配、协调机制和网络均衡问题。
第一章为绪论,概述研究背景、意义、框架及主要创新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提出研究任务。本文主要研究闭环供应链的利润分配、协调机制和网络均衡。第三、四章研究利润分配:第三章研究不考虑新制造产品与再制造产品差异定价的基本利润分配,第四章研究考虑市场细分的闭环供应链利润分配。这些研究表明,闭环供应链分散式决策效率低并且有必要进行闭环供应链协调。第五、六、七章研究协调机制:第五章研究逆向供应链系统内部的协调机制,第六章研究系统外部政府奖惩机制的协调,第七章从渠道权利结构的视角研究闭环供应链的定价与协调。网络均衡研究分为两部分:第八章建立逆向供应链网络流程的广义随机Petri网模型并分析其结构特征,第九、十章以变分不等式为工具分别建立第三方和零售商负责回收的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分析了政府的奖惩措施等外生变量对于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状态的影响。最后,第十一章总结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主要创新点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1)建立了考虑消费者利益的闭环供应链利润分配基本模型。放松了再制造产品与新制造产品价格相同的条件,建立了考虑市场细分的闭环供应链利润分配模型。拓宽了闭环供应链利润分配研究,得到了制造商参与回收再制造渠道对于制造商和消费者有利,第三方回收时零售商具有参与闭环供应链的积极性等结论。
(2)基于报童模型、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再制造逆向供应链协调模型,拓宽了供应链协调机制的适用范围。考虑了渠道权利结构对闭环供应链定价与协调的影响,并针对不同渠道权利结构提出基于二部定价契约的闭环供应链协调机制。拓宽了闭环供应链协调机制研究视角。
(3)考虑政府对回收再制造的引导,分别建立了基于政府奖惩机制的制造商、逆向供应链及闭环供应链的决策模型。发现了奖惩力度和目标回收量的合理搭配方法,得到了政府对于制造商的奖惩机制能够有效协调逆向供应链,基于回收率比基于回收量的奖惩机制能够更好协调闭环供应链等结论。
(4)建立了再制造逆向供应链网络性能评估的广义随机Petri网模型,将基于Petri网的供应链性能评估推广到再制造逆向供应链情况,得到了再制造逆向供应链及其各个环节的主要性能指标。
(5)考虑政府对于闭环供应链网络的奖惩措施,分别建立了由第三方和零售商回收的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变分不等式模型,通过仿真得到了政府的奖励和惩罚措施等外生变量对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的影响,得到了一些重要结论:政府不宜将目标回收率定得过高;提高废旧产品的再利用率有利于增加闭环供应链效益;政府的奖励能够提高闭环供应链效益,而惩罚则会减少闭环供应链网络中产品数量、尤其是再制造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