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苜蓿被称为牧草之王,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最重要优质牧草。我们北方地区发展苜蓿产业,需要种植耐寒及耐旱的苜蓿品种。苜蓿耐寒性可以从种子萌发时期和幼苗期的耐寒性等方面来体现,所以在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期选择耐寒性强的苜蓿品种对于北方苜蓿生产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关于苜蓿对温度和干旱胁迫的响应研究大多为国内、外苜蓿品种之间的比较,对国内北方优质苜蓿品种的研究却较少。因此选择六个北方地区培育的较耐寒抗旱的常用苜蓿品种,比较它们对不同温度和水势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响应。本研究发现,温度胁迫下,六个苜蓿品种种子发芽率随温度升高先上升再下降,公农1号苜蓿在不同温度下发芽率都较高,在高温条件下尤其显著。5℃下,公农1号苜蓿发芽率最高,为92%;10℃下,龙牧803、东苜1号和公农1号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六个苜蓿品种幼根长度随温度升高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温度上升至30℃后六个苜蓿品种幼根长度开始下降,六个苜蓿品种幼芽长度无明显变化。草原3号苜蓿在低温下幼苗生长较好。不同温度下,所有品种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幼苗叶片表皮气孔数量随温度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温度处于30℃时东苜1号叶绿素含量最高,为38.95 SPAD。干旱胁迫对各品种苜蓿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各浓度PEG溶液处理下,公农1号苜蓿种子发芽率最高,-0.2 MPa的PEG溶液处理后发芽率为89.2%,只比蒸馏水处理下低4.8%。随PEG溶液水势下降,六个苜蓿品种幼根及幼芽长度下降,草原3号各水势条件下幼苗生长最好。对不同水势处理的种子进行蒸馏水复萌,公农1号苜蓿种子经干旱胁迫处理后,种子发芽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