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IP分组的报头长度过大,严重浪费了宝贵的无线带宽资源。为节约无线带宽资源,IETFROHC工作组提出了鲁棒性报头压缩ROHC(RobustHeaderCompression)协议,该协议适用于误码率高、往返时间长的无线链路,能够有效地提高无线带宽利用率。
本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ROHC协议的原理和框架结构,着重对ROHC的三种压缩状态、三种工作模式及其W-LSB(Windows-LeastSignificantBits)算法等进行了阐述。然后介绍了RTP/UDP/IPv6简档和ROHC原型系统在Linux操作系统中的具体实现方案。基于以上研究,论文对ROHC压缩状态转移进行了简化和改进,然后在各种无线环境下,基于VoIP业务,对ROHC协议的性能进行了仿真和分析。通过研究各种参数对ROHC性能的影响,给出了各个ROHC参数的建议值。最后对于ROHC在移动IPv6中应用时,出现的上下文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