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中的HARQ原理与组合译码算法研究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wnea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第三代移动通信中数据和图像的传输可靠性,常采用ARQ和FEC相结合的HARQ信道编码技术。该技术属于链路适应技术,它是实现3GPP建议的快速数据分组接入(即HSDPA)的核心技术。本文针对HSDPA的目标,围绕HARQ技术进行研究,给出了HARQ的编码方案以及有限次的分组重传协议,并对其中的N信道停等协议SAW作了详细的性能分析及操作原理说明。结论是,SAW ARQ操作机制简单,信令开销少。而且通过增加并行操作的子信道数,可以做到提高吞吐量,减少传输时延的作用,同时还能降低接收端对缓冲容量的要求。文中重点讨论重传分组的组合译码算法,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新组合译码算法,并阐明了新算法优于传统的Chase译码算法。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了新算法的HARQ在改善系统吞吐量和有效减少重传次数方面明显优于采用无组合译码算法的HARQ,而且也略优于采用传统Chase译码算法的HARQ。如在高斯噪声环境下,信噪比为1dB时减少超过50%;在瑞利噪声环境下,信噪比为9dB时也减少了50%。
其他文献
ASYNCHONOUS TRANSFER MODE(ATM)及WIRELESS ASYNCHONOUS TRANSFER MODE(WATM)作为今天和未来通讯技术以及应用和业务的强有力支持,一直是国际上电信领域的研究热点。WATM已经
伴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非侵入式的人眼定位与跟踪算法为人机交互的商业化应用迈开了关键一步,并被广泛的运用于家庭、办公和社会服务领域。为了增强用户的主观体验,当前计
该文结合北京航天安捷测控技术发展中心课题"板级产品故障诊断软件开发平台",对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电路故障诊断技术的体系结构、诊断策略与工程技术进行了研究.该文首先对电
近几年,基于网络的自动测试系统(Automatic Test System)逐步替代传统的测试模式,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工业产品现场测试、卫星远程测控、远程医疗。自动测试系统主要
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是第三代和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实现高数据速率,提高传输质量的重要途径.该文对MIMO技术中的空时编码、分层空时结构、发射分集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
在吸收听觉生理学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模拟外围听觉系统和部分中枢圣经系统功能的听觉模型。模型由表征基底膜的频率分析的带通滤波器组、内毛细胞的半波整流特性和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