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临床研究通过对比实验组(麦粒灸+普通针刺)和对照组(普通针刺)在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症状、中医气虚证候及生活质量等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分析麦粒灸配合普通针刺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是否具有优越性,同时为本病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方法:本临床研究以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脾胃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组,收集共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气虚型功能性便秘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对照组取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天枢(双侧)、支沟(双侧)、足三里(双侧)、上巨虚(双侧)直刺进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麦粒灸(取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每穴灸3壮。每周诊治3次,2天1次,4周为1疗程,共诊治2疗程。并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记录Knowles-Eccersley-Scott症状评分(KESS)、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中医气虚证候评定量表评分,建立数据库,导入SPSS21.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以a=0.05作为检验水准。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68人,实验组34人,对照组34人。治疗前对两组患者年龄、年龄分布、性别、病程、KESS症状评分、中医气虚证候评分、PAC-QOL评分等基线情况进行比较,统计学检验分析后,两组基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疗效方面,实验组总有效率85.29%,对照组总有效率76.47%,经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麦粒灸配合普通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症状方面,两组治疗前后KESS症状评分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两组治疗都能改善患者排便困难程度、排便未尽感、排便频率、缩短排便时间、缓解腹胀腹痛。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两组KESS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在改善排便困难程度、排便未尽感、排便频率、缩短排便时间、缓解腹胀腹痛方面要优于对照组。中医气虚证候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前后中医气虚证候评分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两组治疗都能改善患者气虚证候。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两组中医气虚证候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在改善患者气短、神疲、自汗、懒言、乏力要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方面,两组治疗前后PAC-QOL评分比较均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两组治疗都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组间比较发现,治疗后两组PAC-QOL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麦粒灸配合普通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优于普通针刺。结论:两组治疗均能有效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但麦粒灸配合普通针刺治疗气虚型功能性便秘在改善患者局部症状、气虚证候及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