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资源是人类正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确保饮用水安全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前提;作为饮用水的发源地及供应源头,饮用水水源亦是确保饮用水安全的关键所在,如何确保饮用水水源安全是有关饮用水安全的重中之重。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饮用水水源管理与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措施以及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与水质预测方法研究”为主题,详细阐述了饮用水水源安全内涵的相关理论以及影响因素,并以科学合理性、客观独立性、代表性与整体性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及数据驱动型与评价可操作性相结合五个层次为原则,在前人有关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饮用水水源安全内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最终确定了以饮用水水源安全为目标层;饮用水水源水量安全、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饮用水水源管理安全以及饮用水水源职业健康安全四方面为准则层;饮用水水源水质等级评价、饮用饮水水源富营养化等级评价、饮用水水源水量来供比评价以及饮用水水源水资源开采率等八个方面为指标层的饮用水水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科学合理性、典型代表性、目的明确性为原则,构建了饮用水水源安全方法体系,运用优化层次分析法以及G1赋权法从饮用水水源水量安全、饮用水水源水质安全、饮用水水源管理安全以及饮用水水源职业健康安全四个层次,对各饮用水水源进行了权重划分,并通过模糊综合评判理论构建了饮用水水源的模糊评判模型,最终模糊综合指数法以及隶属度最大原则,对各饮用水水源进行了安全等级划分,并应用该评价体系应用对辽宁省176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进行安全等级评价,结果显示:饮用水水源安全状态达到Ⅲ级及以上的饮用水水源共计148个;23个饮用水水源安全等级为Ⅳ级; 5个饮用水水源安全等级处于V级。另外,本研究在研究国内外饮用水水源水质发展预测方法的基础上,运用GM(1,1)灰色预测法模型理论,构建了各饮用水水源的GM(1,1)灰色预测模型,运用该模型对辽宁省部分饮用水水源未来在2015年的10项常规水质监测指标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显示:所预测的10个地下水水源的pH、浊度、色度等10项常规水质指标在2015年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另外,本研究针对各饮用水水源存在的安全风险提出了防治措施及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