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当前正进行着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在这场改革中,最容易忽视的就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水平。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健康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从核心自我评价入手,研究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通过文献的梳理发现,存在焦虑、领悟社会支持与核心自我评价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是,国内目前还没有对三者关系的研究,也没有对中小学教师存在焦虑状况的探讨,更没有中小学教师存在焦虑量表。鉴于此,本研究以中小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自编的中小学教师存在焦虑量表对中小学教师的存在焦虑特点进行调查(研究一),同时对中小学教师存在焦虑、领悟社会支持、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进行探讨与分析(研究二),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建设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本研究的结果表明:(1)自编的中小学教师存在焦虑量表包含26个项目,分为6个维度:死亡焦虑、命运焦虑、无意义和空虚焦虑、谴责焦虑、罪疚焦虑、孤独和疏离焦虑。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合作为测量中小学教师存在焦虑的工具。(2)中小学教师存在焦虑及各维度在学校类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罪疚焦虑与孤独和疏离感焦虑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谴责焦虑在年龄、婚姻状况、有无孩子、教龄上存在显著差异。(3)中小学教师存在焦虑与核心自我评价呈显著负相关。(4)中小学教师领悟社会支持与核心自我评价呈显著正相关。(5)中小学教师存在焦虑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6)中小学教师存在焦虑对核心自我评价有负向预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对核心自我评价具有正向预测作用。(7)路径分析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领悟社会支持在存在焦虑对核心自我评价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